有一些家長會反映說:自己平時為了不影響孩子的學習,就會對孩子的手機把控的很嚴格,但是孩子就會用自己的壓歲錢來買手機,又不知道該怎么去處理?對于孩子的這種行為,家長首先要判斷的就是孩子是否已經沉迷手機了,然后再慢慢引導。
初中生用壓歲錢買手機家長怎么處理
1、理解孩子。青少年有個性獨立的欲望,他們希望像成年人一樣對待自己;他們有與同齡人交流的愿望,他們更愿意傾聽同齡人的意見,了解同齡人的行為和想法。手機完美地滿足了上述兩部分的需求。因此,對于今天的孩子來說,偷偷用壓歲錢買手機不僅是他們自己的手機,也是他們獨立人格的象征,是融入群體的必要設備。
2、讓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當孩子偷偷用壓歲錢買手機時,家長要加強與未成年人的溝通,幫助和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家長要教育孩子正確使用零花錢,防止因炫富、攀比等因素擅自大量消費,更好地維護孩子的權益。
3、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手機只是一種工具,它能起到好的或壞的作用取決于使用手機的人,初中生沒有足夠的分辨力和自制力,父母擔心孩子沉迷于游戲是可以理解的,與其控制孩子,不給他手機,不如和孩子一起玩手機。因此,我們可以用手機學習英語,聽大師的課程,用手機讀書,看時事,增加知識,提高能力。
4、與孩子溝通。這時,家長可以找時間和孩子談談如何正確獲取新知識和新信息,是否需要了解社會,最重要的是什么等等。初中生什么都懂,什么都懂,卻看不到很多事情的本質。
因此,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多與孩子溝通,多交流,先了解孩子的想法,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同時,與孩子達成一些共識,如每天玩手機不超過2小時,其他時間和精力應集中在學習上等。
初中生沉迷買手機的原因
1、少年特性。初中生處于快速成長期,正從懵懂幼稚向成熟理性過渡,他們精力旺盛,對世界充滿好奇,對新事物適應能力強,這與包羅萬象、信息海量、變化萬千的信息化網絡化環境同頻共振、高度契合。這本是新一代青少年與時俱進的基礎優勢,但信息化網絡化是把雙刃劍,一不注意便會偏離正確軌道,輕易陷入其中。
2、父母指引缺位。初中生的父母大多處于“上有老、下有小”階段,平時忙于生計,對孩子疏于教育。加上有的父母未深刻認識孩子手機成癮的危害,對如何引導管控手機問題辦法不多,甚至本身就是手機深度成癮者,為了讓孩子安靜不鬧主動提供手機。
這種情況下,初中生在人生“第一所學校”里得不到正確的指引和管教,逐步手機成癮。
3、自律自制力不強。“舉重以明輕”,手機成癮對于成年人而言,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成年人尚且在手機面前難以自制,作為未成年人的初中生心智尚在發育,意志力未經磨練,自控力還未完善,理性相對缺乏,更加難以抵御誘惑。
孩子沉迷手機的影響
影響身體健康。初中生生長發育還未成熟,身體構造還不穩定,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手機成癮的生理影響。
影響心理健康。初中生處于社交心理塑造關鍵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自我疏導能力不強。原先社交圈子不大,主要局限于家庭和學校班級,但手機將他們的社交范圍和復雜性顯著增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