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鬧的原因主要有:1、父母對孩子缺乏陪伴,孩子感受不到家長的關愛;2、孩子過度在意他人的評價和看法,很難接受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3、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孩子內心產生挫敗感。
孩子愛哭鬧的原因
1、孩子缺乏關愛
雖說孩子和父母的關系有著天然優越條件,孩子與生俱來就依賴父母、信任父母。可如果孩子在單親、留守的環境中長大,父母長期缺席,或是給孩子的關愛很少,那孩子就會缺乏安全感,變得患得患失,也就容易形成“玻璃心”
2、過度在意別人的看法
每個孩子生來的性格就是有差異的,有的孩子心思粗獷,凡事不往心里裝;有的孩子卻敏感細膩,一點點小事都會令他們煩惱。這樣的孩子很難接納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遇事悲觀,經不起一點挫折,太容易否定自己。
3、家長對孩子要求過高
現在孩子們的壓力都比較大,從小就要上很多的興趣班,父母們更是“望子成龍”心切。可如果父母不能客觀認識孩子的優勢、劣勢,而一味提高自己對孩子的要求,使其不斷產生挫敗心理,就會變得自卑、敏感,無法正視挫折,只能通過哭的方式發泄情緒、博取同情。
孩子愛哭鬧怎么教育引導
1、多鼓勵夸獎孩子
當孩子缺乏安全感,缺乏自信和勇氣時,就好比戰士沒了士氣,就很容易失敗,而孩子安全感、勇氣的最大來源就是父母。如果父母能多加陪伴和鼓勵孩子,在孩子遭受困難后少一些斥責,多一些鼓勵,并及時幫孩子尋找原因、調整狀態,多為孩子注入一點積極正面能量,那孩子的自信就會逐步得以提高。
2、引導孩子合理發泄情緒
孩子的哭鬧也是宣泄自己情緒的一種方式,他們幼小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所以經常需要通過哭這種直接的方式來宣泄。適當地釋放情緒,對孩子們的身心是有好處的,但太過激烈的宣泄方式卻對孩子弊大于利,長此以往,會助長孩子形成急躁不安、倔強、無理取鬧的壞脾氣,甚至引發自閉、退縮、缺乏信心的性格。
所以家長面對愛哭的孩子時,要做的不是阻止他們,而是要引導他們的情緒,讓他們學會更多除了哭之外,表達情緒的方式,比如讓孩子學會通過言語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
3、家長要保持鎮定
給孩子一個擁抱,在孩子大聲哭鬧時,家長首先要讓自己先平靜下來,然后輕輕地擁抱孩子,撫摸他的身體。孩子感受到你的安撫,獲得了安全感,就會慢慢平靜下來。然后家長再慢慢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內心的不滿。家長切不可大聲訓斥孩子或自己先慌了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