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用愛去控制自己的孩子,要取得孩子的信任最重要,學會關鍵時刻及時閉嘴。要做孩子的榜樣,要好好的引導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多商量,這樣孩子就有,就有變得能說話了。那么,孩子不與家長溝通怎么辦?
孩子不與家長溝通怎么辦
1、多了解孩子
要了解孩子,要多跟孩子接觸,從他們的語言及行為中了解他們的想法、喜好、內在需要。可以了解下孩子最近有什么樣的愛好,什么樣的煩惱,跟某個朋友關系如何,多和他聊聊對生活中各種事情的理解,聽聽他訴說等等。
2、互相尊重
互相信任,對于任何有關孩子的事,不管是生活方面還是學習方面,都要盡可能聽從孩子自己的意見,即使我們認為是不正確的,也要尊重他的想法,給出誠懇的建議,不粗暴地予以否定。
3、和孩子做朋友
沒有人是完全獨立不和別人交流或者說心事的,每個人都需要朋友。我們的家長要個孩子當朋友談心,同時關鍵時刻又能高屋建瓴的那種。讓他們知道你是他們忠實可靠的朋友,并且什么時候都是他避風的港灣,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平時把他當做家里的一個成熟個體。什么事要征求他的意見。培養出你們的共同愛好。他就不會不和你談。
孩子不愿與家長溝通的理由
1、家長總是談學習
這個時候的孩子,最不愿意談的,就是學習問題。而家長最關注的,恰恰就是學習問題。孩子進了家,家長一開口,就是學習、作業、上課等等。特別是考試前后,一說就是成績、名次、復習等等。
不要說學習差的孩子不愿意聊學習,學習好的也不愿意聊。家長開口閉口都是學習,時間一長,孩子就不愿意和家長聊了。
2、沒有平等交流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了。但是做家長的人,往往還是把他們當成小孩子。用俯視的角度和他們說話。讓他發現沒有辦法和你進行平等的交流,大人往往用自己的想法去壓制他們的想法。
他們的想法也往往被你們認為很幼稚或者不夠成熟,他們不想得到的總是否定,時間久了他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
3、沒有信任家長
每位孩子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自己的思想,不和你說,因為還沒有完全信任你,只有多多和孩子溝通交流,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說他喜歡的話,做他喜歡做的事,這樣慢慢就可以把孩子的心扉打開!這樣慢慢和孩子成為最好的知己,慢慢就會引導出來。
孩子不與家長溝通怎么辦,多關心孩子多照顧孩子,時間久了孩子自然就和家長交流了。父母一定要順勢而行,用包容和愛來指導孩子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