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點厭學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理解接納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2、家長要嚴格要求孩子,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3、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學習環境;4、多與孩子談心,鼓勵孩子,樹立孩子的學習自信心。
孩子有點厭學怎么辦
1、理解接納孩子
我們不要一味去指責孩子,而是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不想去上學的問題。試著去理解和接納孩子的情緒,將更有利于孩子理智地思考是否去上學這件事。當孩子把不想上學的想法表達出來以后,說明孩子對學校有著不愉快的感受。這時,我們不要對孩子說學校有多么好,說了也沒有用,因為孩子的情緒正處于不良狀態,是聽不進我們所說的話。
2、嚴格要求,增強自控能力
當厭學的心情一開始出現,家長要告訴同學們千萬不能妄自菲薄,任由自己放棄在學習上的種種盡力。同學們應該強制自己端正學習態度,激起自己內心深處發奮進取的欲望。同學們要盡量創造條件,參與各種自己感愛好的學習活動,并從中品嘗到學習的成功感和趣味感。
3、改善學習環境
為了改變學生對生活的態度和對學習的理解,我們必須首先改善他們的環境。良好的環境需要社會、家庭和學校的合作。社會的鼓勵、家庭的關懷、老師的關注、同學的友善,都有利于營造重新學習和學習的氛圍,消除厭學兒童被遺棄和歧視的感覺。只有這樣,孩子們的學習感覺才能改變,孩子才會愿意學習。
4、多與孩子談心
家庭教育很重要。父母應經常與孩子交談,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或其他情況,給予關心,消除對學習的恐懼,鼓勵孩子克服困難,認真完成學習任務。家庭教育也需要策略。父母應該多鼓勵和贊揚孩子。只要孩子取得了一些進步,他們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認可,以提高他們對學習的信心。
孩子為什么會厭學
1、學習壓力大
孩子每天長時間的上課,放學后都希望盡情的玩耍。但是實際情況中,很多孩子在放學后,還是處于不停學習的狀態,既沒有時間休息,也沒有玩耍時間。在這種高強度的學習中,會讓孩子一直處于緊繃的狀態,他的心理壓力也會逐漸增大。如果壓力不能得到釋放,孩子就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2、自理能力差
許多家長都有這樣的經歷,孩子早上起床經常賴床,磨磨蹭蹭不起來,等起床后半個小時也過去了,而孩子卻在不停的喊媽媽。有些家長為了節省時間,就會給孩子包辦一切,穿衣、找襪一手包,久而久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
3、假期影響
當孩子在假期時,心理壓力逐漸減輕直到消失。當假期結束后,孩子心態沒有做好調整,臨近上學,心理壓力變大,內心不想承受壓力,就會出現逃避心理,因此上學時就會磨磨蹭蹭,產生厭學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