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孩子專注力存在認知誤區,就是不考慮孩子的年齡,高估了孩子可以堅持專注力的時間。家長經常對孩子貼上專注力不好的標簽,時間長了,孩子慢慢也認為自己很多事情做不好,是因為專注力有問題。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1、不要過多催促孩子
孩子會天然的按照自己的節奏去認真感知事物,催促會破壞孩子的感知,切斷孩子跟事物的連接,讓孩子做事情經常因為焦慮而難以有始有終。最好的方式還是順其自然,孩子心智的發展需要以真實的體驗為基礎,比如熱水是什么意思,熱度如何一點點變高,高到哪里就會讓孩子感受到疼痛?孩子需要通過自身的感受去摸索,家長對孩子的愛就是陪伴。
2、家長要創設一個安靜獨立的環境
孩子的注意力是極易轉移的,例如一個小的昆蟲,一些聲音,或者一股飄來的食物的香味都會讓孩子瞬間興奮而轉頭離開。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布置一些任務的時候最好能給孩子提供一個安靜而獨立的環境,讓孩子在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全身心的投入。
3、讓孩子全身心投入一件事上
孩子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面,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同時進行多件事情,會損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當孩子玩兒玩具的時候,也要關掉電視機;做作業的時候,不要放音樂。這樣慢慢孩子就會更專心在當下的一件事的感受。
4、鍛煉孩子大聲朗讀
家長可以嘗試每天安排一個時間(10-20分鐘)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家長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孩子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
5、縮小任務把定時改為定量
如果孩子能夠專心完成,家長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并讓孩子休息5-10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當孩子能夠做得很好時,家長可以嘗試要求孩子在審題的過程中,把題目的要求、條件用筆勾出來,以防止走神出錯。這些都可加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自我感覺能自覺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在孩子學習時,不要過度關心地嘮叨,不要過度干擾孩子,使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家長要不斷的給予孩子賦予正面意義,雖然孩子是為了一些獎勵或感情才做這件事。專注力是一種能力,是每個孩子都與生俱來的。家長需要做的是在特定的階段,滿足孩子的刺激需要,這樣孩子在進行游戲、生活活動中,注意能力和專注能力就會不斷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