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單純的認為孩子性格外向是好的,性格內向就不好。家長們首先要糾正這一錯誤的觀念,性格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孩子內向是因為孩子的內心缺少信心,缺少一份能讓孩子昂首挺胸的信心。家長要先尊重性格的差異,再進行教育孩子往更好的方面發展。那么,內向的孩子應該怎么去開導?
內向的孩子應該怎么去開導
1、不當眾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內向性格的孩子看到家長的臉色不對就會感到害怕,感覺是要受到批評。如果這個時候再用憤怒的語氣對待,孩子就不會說話,會把自己封閉起來。無論孩子是內向還是外向,孩子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去生活。家長對孩子需要做到尊重。
2、創造適宜的環境
家長要歡迎孩子的伙伴到家中做客,不必太在意孩子們在一起時對家中清潔與秩序的“破壞”,可巧妙地抓住這一時機培養孩子們自理的習慣和能力。給孩子們足夠的交往空間,允許孩子們單獨在一起說“悄悄話”、進行“秘密”的小活動。
3、引導內向性格的孩子多表達
溝通是人與人交往最好的方式,內向性格的孩子的表達能力不差,只是內向的孩子比較被動,寧做聽眾。家長可嘗試以身作則,帶孩子多出去走走,多和孩子談心,給孩子安全感,引導讓孩子主動說出心里話,并讓孩子挑出家長的缺點和錯誤,也讓孩子總結一下自己的缺點。培養孩子的成就感和自尊心。
4、不催促內向孩子的決定
向性格的孩子屬于被動型的,不論是行為還是情緒的反應都會慢半拍,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家長們不要催促他過快做決定,孩子需要時間想清楚,有充分的理由說服孩子才能做下決定,一味的催促孩子也不會配合。
5、讓孩子與外向的孩子玩耍
讓孩子多交朋友,當孩子有了他的小伙伴后,不要對其產生厭煩,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們交朋友下意識會想到家長不會允許我與其他孩子交朋友,家長應該做的是鼓勵孩子去交朋友,甚至歡迎孩子的朋友到家里玩,從行為上支持孩子的決定,能給孩子最大的鼓勵。
內向的孩子應該怎么去開導,孩子內向可能是一種天生的性格,也可能是受后期環境所影響。作為家長,一定要多和孩子溝通,這種溝通是平等的溝通,要把孩子當成朋友,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這樣可以拉近和孩子的距離。教孩子要樹立正確的三觀,多交朋友,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教會孩子慢慢適應并找到自己獨特的融入到人多而熱鬧的集體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