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不聽話可采取的措施:1、家長首先要穩定孩子的情緒,雙方都冷靜之后,才能有效解決問題;2、樹立孩子的是非觀念,讓孩子明白有些行為是錯誤的;3、家長要尊重信任孩子,要做到以理服人;4、家長要學會適當的示弱,不要一味強迫孩子改變。
小學生不聽話怎么辦
1、穩定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的情緒往往很不穩定,這時我們先別急于訓斥,可以對孩子說:“來,讓我們一起安靜一下。”然后深吸一口氣,再慢慢地將氣吐出來,并示意孩子也這么做,大家都平定一下情緒。這種動作孩子很容易學會,等大人與孩子的情緒都平和了,解決問題才會有效。
2、樹立孩子的是非觀念
頑皮和淘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們的專利,但如果孩子一味任性而為,那將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因此,當面對不聽話的孩子時,不能總是溫和地講道理,特別是在處理攻擊性行為和危險性行為時,我們必須要讓孩子懂得這些行為所產生的不良后果,讓孩子明白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是不能再做的。孩子獨自一人時會感到很難受,這樣他才能體會到這種事情的嚴重性后果,從而幫助他樹立是非觀念,我們才能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3、要尊重信任孩子
近些年,大家越來越意識到“說話之道”的重要性,作為家長,也要學學與孩子溝通時的“說話之道”。要記得,與孩子溝通的前提,是要認識到孩子的獨立性,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談事說服他;既指出問題又給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如此,才能擁有一個溫暖、良好的親子關系。
4、家長要學會適當的示弱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過程中要提醒自己:親子關系是第一位的。孩子,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比較敏感,家長在溝通中應該訓練自己的覺察能力。感受到關系緊張時要收斂并且想辦法修復,青春期的孩子情緒爆發時,不能硬來,家長可以適度示弱并進行安撫,等孩子情緒緩和了,再繼續討論有爭議的話題。青春期的孩子遇到問題時,會有自己的主張,即使家長知道最佳解決方式,也不要直接告訴孩子,更不要強迫孩子聽取采納,建議使用發問式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