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叛逆期可采取的教育方式:1、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不要只看到孩子不成熟的一面;2、對待孩子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想法,不要總是批評指責孩子,對孩子進行說教;3、多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多了解孩子;4、可以通過實際的情景和孩子講道理;5、對孩子始終保持著好奇心,讓孩子看到你是理解尊重他的。
少年叛逆期怎么去教育引導
1、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
適當滿足孩子的愿望,孩子的獨立愿望是可以在融洽的氣氛當中由家長來幫助實現的。家長不要只看到孩子稚嫩的、不成熟的一面,還要看到他獨立的、成長的一面。適當地滿足孩子獨立的愿望,會提高孩子的自主能力和自信心,幫助孩子快速地成長。
2、多傾聽,少說教
尊重對于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來說很重要,而傾聽本身就是對孩子的一種尊重,這種方式更有利于和孩子進行平等溝通,更有利于了解孩子的心聲,而說教做的往往只是表面功夫,很難深入到孩子的內心。獨立的愿望代表著孩子獨立意識的增強,父母應通過有效的傾聽,更多地去了解孩子的獨立意識,以便于給予孩子更有效的指導。
3、多與孩子溝通
多跟孩子的老師或其他學生的家長一起交流,溝通,看看他們教育孩子有什么好的想法跟正確的方式。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4、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5、對孩子始終保持好奇心
家長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讓他感覺到你對他當下做的事也同樣充滿了興趣。你不是排斥、打擊他,而是你愿意給他時間和空間和他一起探索他當下正在感興趣的領域,幫助孩子建立現實邊界的意識。比如:“你的內心是如何看待一件事情的,這是你的權利,但是面對客觀現實時,你一定要按照現實的規則去辦事。”這既讓他保持好奇,也讓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理解,那么他就愿意接受客觀現實,在采取嘗試行為的時候就必須按照客觀存在的規矩去采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