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厭學的現象,并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形成的,這是長期壓抑的結果,現在的孩子普遍學習壓力很大,如果家長不能及時引導的話,就容易產生厭學心理。那么如何對待厭學的學生?
如何對待厭學的學生
1、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利用多種方法讓孩子愛上學習,比如我們接孩子放學的過程中,可以問問孩子老師講的什么課程,孩子就會想講給你聽,還比如將孩子的學習任務適當的分解,讓孩子更好、更容易的完成每天的學習任務,而不是制定非常遙遠和宏大的學習任務,讓孩子很難完成。
2、提高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不能讓孩子所有的生活集中到學習上,只有做到勞逸結合、興趣廣泛,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動力。
3、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中,有些重難點知識我們可以通過多思路多方法給孩子啟發,拓展孩子的思維能力,讓他們學會思考。
學生厭學的根本原因
孩子厭學難過的不只有家長,孩子也是身處于痛苦之中的,所以當孩子厭學的時候,作為家長千萬不要對孩子一味的責罵,而是應該多安慰孩子,找出方法幫助孩子解決厭學問題,讓孩子重新回歸學校。
對待一個厭學的孩子如何教育
1、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這是溝通疏導的第一步,這一步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接納孩子,想法提高孩子的自我價值感,這樣孩子才有可能愿意把內心的真實想法告訴家長,否則孩子面對你的詢問可能就一言不發、沉默是金了。
2、認真傾聽孩子的每一句話,這是溝通疏導的第二步,這一步也很重要,家長只有完全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才能找對問題的原因。
3、當孩子說出自己想法的時候,家長不直接進行評價,可以順著孩子的思路和孩子展開充分的交流。
4、幫助孩子尋找歸屬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短處,家長盡量引導孩子發現自身的長處,找出曾經取得的成績或成就等,這些都能大大增強孩子的自信,激發自我向上的意識。
學生厭學必然是存在原因的,家長不能只看表面,要找到孩子厭學背后的原因,才能想出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走出厭學困境。那么如何處理厭學的學生?
如何處理厭學的學生
1、改變外在環境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道出了培養孩子外在因素的重要性,“孟母三遷”也說明了這一點。小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差,凡事都愛模仿, 在不良行為的影響下,有極大可能去效仿。如曠課、不完成作業,上課不聽講等。建議家長篩選一下孩子的朋友圈,交朋結友,選擇品學兼優的學生。
2、優化內部環境
在家里,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做完家務后,孩子學習,家長也學習。可以是各自領域的內容,也可以是孩子的學習內容。有些家長不注意這一點,除了看電視,就是看手機,或者打電腦游戲。試想,您那邊熱鬧叮噹,孩子這邊冥思苦想,他能安心學習嗎?殊不知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在家里,言行舉止都起表率作用,如果家長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中,孩子手不釋卷也不難了。
孩子厭學是一種正?,F象,就像吃飯一樣,你每天都要吃飯,而且花樣也不怎么變,時間長了,當然會厭倦。那么如何對付厭學的學生?
如何對付厭學的學生
首先,我們應該靜下心來,和孩子好好聊聊,了解孩子產生厭學心理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成績差學不進去,還是因為外在原因干擾,有的孩子平時學習成績不好,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厭學情緒;有的孩子因性格軟弱等原因,與班上的同學發生矛盾,或受到排擠欺負等,長期的心理壓抑也會造成厭學情緒。
家長一旦找到孩子厭學的真正原因,就要對癥下藥。成績差,到底為什么差,是學習方法有問題還是學習態度有問題。詳細了解孩子每一科的學習情況,看看到底差在哪里,然后選擇適當的方式進行調整。這期間家長不能急于求成,對于孩子的微小提高,都要給予最大的鼓勵,從而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是外在因素導致孩子厭學,家長更應該重視起來,這不僅影響學習的事,更能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時家長要及時與學校老師溝通交流,妥善解決相關問題。
處于青春期的孩子因思想比較敏感,易沖動,家長要重視,平時多與孩子溝通交流,及時掌握孩子心理狀態。重點是引導孩子怎樣面對問題,應該怎樣去處理問題,包括男女之間的交往要注意的事項。
孩子出現厭學的情緒,家長們不要著急去打罵孩子,一定要采取正確的方法教導孩子。那么,如何勸一個厭學的學生?
如何勸一個厭學的學生
1、不要責罵孩子
父母不應該譴責孩子,孩子不敢回學校,父母不能隨意責罵孩子,必須主動與孩子溝通,耐心傾聽孩子未盡的煩惱,多給孩子安慰和指導。
2、及時和孩子溝通
家長要端正態度,多與孩子溝通,引導孩子穩定情緒,鼓勵孩子調整心態,克服對學校的恐懼;同時,家長應及早準備。督促孩子按照學校的時間表調整生活節奏,幫助孩子逐步改變節假日工作和休息的不良習慣,使孩子的生活節奏緩慢地走上正常的軌道。
孩子厭學是令家長頭疼的一件事,其實并不是孩子本身的問題,是各種原因導致孩子不愿去學校,從而產生一種厭倦感。家長不要盲目責備孩子,要從中找出因素,正確引導孩子,下面一起來看看,如何開導厭學的學生吧。
1、接納孩子
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目前的厭學情緒,首先應該是接納。家長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接納孩子不想讀書的現狀,不要因為這個事情而自己陷入焦慮情緒,甚至用責罵嘮叨說教孩子的方式發泄自己的情緒。
2、明白孩子的心理
孩子在學習中總會覺得自己努力了很久,但成就遲遲沒有起色。那么他們就會反問自己,既然付出沒有意義為何還要繼續。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明白,學習就像吃飯,一口氣無法吃成胖子。
3、了解孩子
其實,大多數孩子在高中的時候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焦慮。厭學倒是不可怕,可怕的是鉆牛角尖和妄自菲薄。所以家長要和孩子交流,這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家長要通過自己過來人的經驗告訴孩子該怎樣有效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學習方法,并多多鼓勵孩子,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逐漸消除孩子的厭學心理。
高中厭學的心理如何疏導孩子?
1、表示理解與包容
孩子厭學就像大人厭倦工作,我們總有那么幾天不想起床、不想工作、不想面對領導,因此我們有理由對孩子的厭學心理表示理解和包容,休息幾天又如何呢?趁這個機會帶著孩子去外面走走,參加一些戶外活動,既能散心又能減壓。
2、換位思考,循循善誘
若是有機會可以帶孩子去自己的工作場所,體驗一天打工的感覺。如果孩子覺得你的工作很輕松也很羨慕,你可以告訴孩子這份工作是用“寒窗苦讀”換來的,如果當初自己不夠努力,現在就不會這樣輕松。如果孩子終于體會到工作不容易,那你也要鼓勵孩子每一個工作都有意義,但是如果能夠好好學習,將來會有更多的選擇機會,或許也不必像爸爸媽媽這樣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