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工作結束后,最重要的就是孩子填報志愿,志愿填的好,孩子不但能進入心儀的大學讀書,也將會對未來的職業產生積極影響,志愿填報不好,孩子或面臨滑檔、退檔,沒有學上的風險。
高考后什么時候報志愿
高考提前批志愿填報時間:大約6月28日—30日。
高考成績公布成績后,只間隔4天就要填報提前批志愿了。因此,建議提前就預估下自己的高考分數,參照歷年分數線選擇幾所心儀的志愿學校。準備得越充分,越能填報好志愿。
高考本科層次特殊類志愿填報時間:大約7月1日—3日。
這里的特殊類考生指的是藝術類、體育類等特長生以及農村專項發展的志愿填報,也是三天時間。
高考本科一批志愿填報時間:大約7月1日—3日。
本科一批和特殊類志愿填報時間點是一樣的,7月1日到3日。本科一批的志愿填報時間相對來說也比較緊,依然要提前做好準備。
高考本科二批志愿填報時間:大約7月24日—27日。
本科一批填報完,就是本科二批的志愿填報了。本科二批的填報時間相隔一批又足足20天,定在7月底。考生有充足的時間準備,但是也要深思熟慮,認真對待。
高考高職高專(專科)志愿填報時間:大約8月6日—8日。
最后,本科志愿填報結束,剩下高職高專(專科)的志愿填報,定在8月6—8日,時間正好是高考完兩個月。
高考志愿填報注意事項
1、確定自己的興趣愛好方向。在填報志愿時,面對成千上萬的大學專業,很多同學都會一頭霧水,這時候,不妨想一下自己對哪些領域比較感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選擇了自己感興趣的專業,才有可能學好它。
2、提前了解理想院校的相關信息,在選定了自己的理想院校以后,就需要具體了解院校的一些情況了,包括近三年的最低錄取分數,所在省份的招生人數,學制年限,專業所學的具體課程,院校地址等信息。
3、了解專業:在填報志愿之前,要對所選專業有充分的了解,包括該專業的課程設置、就業前景、薪酬待遇等信息。
4、綜合考慮:要根據不同高校的實力、聲譽、地理位置等因素來評估選校情況,不要只看排名。
5、利用數據分析:利用歷年的錄取分數線和錄取情況進行數據分析,可以幫助你更準確地估計你的錄取可能性。
6、多備選:要合理設置備選志愿,盡可能填報與主志愿相似并且有一定可行性的備選院校和專業。
7、及時調整和反思:如果在模擬填報或正式填報后發現自己的志愿不太可能被錄取,那么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志愿。同時,應該反思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是自己的期望過高,還是沒有充分了解學校和專業。
高考志愿填報至關重要,高考志愿和征集志愿有什么區別
概念不同:錄取一般是指常規志愿的錄取,而征集志愿是指學校在常規志愿錄取結束后,學校招生名額未滿員,甚至部分專業報考人數過少,學校需要進行征集補錄。
時間不同:同一批次中,常規志愿先于征集志愿。常規志愿的填報時間一般較長,而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可能較短。
填報學校和專業的區別:常規志愿中,只要符合省教育規則和要求的高校、專業均可進行招生,各考生符合要求即可填報。而征集志愿只有招生名額未滿的高校和的專業才會參與,且每個專業招收人數可能非常少。
總之,錄取和征集志愿在概念、時間和填報學校和專業上都有區別。錄取是常規的志愿錄取,而征集志愿是對常規志愿未錄取考生的補充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