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跟著興趣走,通常興趣所在就是優勢潛能所在。但這里有個問題,要看興趣與所處的環境條件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你又沒有條件去換環境,就要考慮發展自己的次優潛能。
2、正確的目標設定,乃是先決定你要過一個怎么樣的一生,之后再去選取能夠讓你達成這個目標的工具,如此你的人生才不會有所偏差,譬如說你的人生目標是希望做一個快樂而且有貢獻的人,明確這個終極目標后,再來選取你的工具,家長有必要就這個問題跟孩子交流探討一下,幫助孩子明確目標,幫助其進行自我定位,給他看得見的未來,重新喚起學習動力。
3、幫助孩子尋找適合自己的方法,構建屬于自己的知識構架。可以通過建立錯題本的方式,每次考試后,主動進行試卷分析,剖析每道題的失分點,即便是考了滿分,也要認真總結經驗哪個同學得分比自己高、哪個同學錯題整理的好,他都要從別人的長處中虛心吸取經驗,幫助自己更好地進步。
4、父母的關系,家庭氛圍,小時候所處的環境,都會影響孩子的認知能力的提升。“學不會”的同學在心理咨詢師運用專業的心理學方法與技術調整、改善學習身心狀態之后,很快就能投入到緊張的學習氛圍中。而受認知水平所限“不會學”的同學則需要抽出一點時間,放松一下身心,徹底調整好狀態,把心放寬。
5、如果成績不理想,產生了失望焦慮的情緒,千萬不可郁積于心、耿耿于懷、放不開、丟不下。告訴孩子,這是人之常情,每個人成績都會有起伏,要對考試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然后,找到自己處理負面情緒的方法。
總之,如果孩子能說出“不是我不想學,而是……”那么,恭喜您,這其實是好現象。說明孩子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存在的問題,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好好呵護孩子對學習尚存的熱情,用適當的方法,幫助他們走出目前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