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有挑戰的教育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孩子早早地就出現了厭學的情況,厭學現象日趨普遍,也越來越低齡化。其實他們都是很聰明的學生,只是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太高,給孩子的壓力太大。壓力得不到釋放,慢慢的就出現了厭學的情緒和行為。遇到這種問題,學生和家長都跟無奈,但是我們要幫助孩子去解決這個問題,給孩子一個好的學習狀態,那么孩子出現厭學表現該怎么辦?
孩子有厭學表現怎么辦
1. 挖掘學習動機
家長需要從孩子日常點滴中發現孩子閃光點,多鼓勵孩子,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找到成就感。
2. 給予方法指導
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成績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了習得性無助。有些孩子和同學、老師相處中有障礙,成了孤家寡人,從而逃避上學。家長要對孩子學習方法、人際交往技巧進行指導,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學校環境。
3. 改變家庭教育模式
孩子出現厭學,跟家長過分關注分數,不當的家庭教育模式、不良的夫妻關系有重大聯系。家長應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對成績的關注,改善夫妻關系、親子關系,理解并尊重孩子獨立自主的需求。
4.可以帶孩子出去旅游,放松心情
孩子長時間學習壓力太大,不想去學校的話,家長可以給孩子請幾天假,帶孩子出去旅游一次,讓孩子全身心放松一下,因為有些孩子不喜歡學習是因為家長給孩子的壓力太大,這樣就會讓孩子放棄學習,所以還是希望家長平時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學習壓力,因為這樣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出現厭學癥。
5.家長要有耐心的跟孩子進行交流
在平時的時候,家長要耐心細致的和孩子溝通交流,要慢慢的引導孩子往學校方面去,也可以慢慢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鼓勵孩子的點滴的進步,厭學的問題是能得以解決的,孩子出現厭學可能是沒有找到學習的目標,學習不成績不好的學生比較普遍。
6.培養孩子對學習的熱愛
在平時的時候要培養一下孩子對學習的熱愛,要讓孩子明白學習的樂趣,這樣就不會對學習產生逆反心理、厭學,也可以去學校看一下孩子為什么不愿意上學,看一下學校是不是有人欺負他或者是孤立他,如果要是有這種情況的話,一定要及時糾正。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的一言一行就是孩子的參照物。所謂三歲看大,就是從我們的原生家庭看孩子的未來。可見,做個長期成長型父母,做好孩子的鏡子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