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項艱苦的工作。小學尤其是初中的孩子,隨著年級的增加,學習任務越來越重,學習困難的學生無法承受沉重的學習壓力,逐漸產生厭學。對于教師來說,最頭疼的莫過于學生厭學。厭學的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無故曠課,甚至與老師發生矛盾。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已成為老師和家長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
一、挖出厭學的根源
很多人認為:厭學,就是對學習沒有興趣。要克服厭學,就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表面上看,這個答案似乎是正確的,但缺乏學習興趣并不是厭學的根本原因。因為對未知事物感興趣是人類的天性。而沒有成就感,是學生厭學的根本原因。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如果每個老師,每個班級都能讓學生學到東西,每天回家,學生都能回憶今天學到的東西,甚至可以測試他們的父母。這樣,他每天都會有成就感的生活,這也是他繼續努力,對學習越來越感興趣的動力。這樣,孩子就進入了學習的良性循環。
二、給學生感覺
一般情況下,學生有一種厭倦感,內心深處有一種自卑感。由于他學習失敗,他的父母和親戚對他有意見。在他自己的心目中,老師和同學都看不起他(即使老師和同學沒有這個想法,他也會這么想),讓他抬不起頭來。而如果班主任能通過一些方式,讓他感受到“老師對我的重視”,這將為以后的教育和轉型打下良好的基礎。它還可以幫助學生克服疲勞。
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
任何孩子的成長,在家長和老師的密切配合下,效果都會好很多。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我覺得只要老師和家長經常溝通,我們就可以互相交流哪些是好的,哪些是需要改進的,共同商討要采取的措施。
老師和家長幫助學習困難的學生不僅需要耐心、細心,還是一個長期、反復的過程,我們的努力不一定會有明顯的效果,但至少不會讓他落后,只要不落后,還有希望。
老師和家長要注意批評的尺度,讓孩子在成功的時候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生的承受能力遠不如大人,但作為大人、老師和家長,批評學生時,要注意場合和規模,以激勵為主,少批評、責備為好。學生學習的任何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讓孩子嘗到成功的喜悅,克服學生的厭學情緒。
四、盡量減輕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
如何幫助學生克服厭學?對于很多學生來說,來自老師和家長的壓力。家長還要求孩子在家里熬夜,甚至威脅學生說:“不上大學,你會死,不要來看我。”當孩子的心理和能力達不到而不能承受時,就會產生厭學。因此,教師和家長應盡量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結合中學生教學的心理特點,在玩樂、勞逸結合中進行豐富的教學。
五、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最有價值的知識是方法的知識。正確的方法是事半功倍?!边@些說法都強調方法的重要性。
很多學生厭學一般是因為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指責和對學生的蔑視。因此,老師和家長,尤其是家長,要及時想辦法幫助學生學習,在忙碌的工作和有條件的輔導,幫助學生克服厭學。只有當學生的學習提高了,他們才會變得自信,學習的興趣才會自然而然地產生。
厭學的方法主要是讓孩子嘗到成功的喜悅;盡量減少學生的心理和學業負擔;寓教于樂,勞逸結合,幫助學生克服倦怠;表揚閃光點,降低一些問題的標準,逐步提高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