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孩子出現厭學現象,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具體原因引導幫助孩子。不能簡單地給學生上思想教育課,給孩子說不學習的壞處。那么,初一孩子厭學如何開導呢?
初一孩子厭學如何開導
第一,安撫孩子以積極的心態來面對學習。
孩子出現厭學,情緒急燥,更多的是因為對學習失去了信心,對自己能力的不信任所產生的。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就要及時安撫孩子的情緒,多和孩子溝通,祛除孩子的不良心理影響,讓孩子以積極的心態正確對待!
第二,根據造成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制定相應的計劃,對癥下藥,和孩子一起遵守完成。
首先再找到造成孩子成績下降的原因之后,幫助孩子有條理的制定每一項學習任務。如家庭作業如何完成。課堂上如何去聽講。如何背單詞,背古文等。
其次,在和孩子制定好學習計劃以后,家長要幫助孩子一起落實。尤其是孩子家庭作業的完成,作為家長,第一,要保證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第二,要保證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能夠做到專注,獨立。
最后,家長應該和老師不定期的進行溝通。尤其是和班主任老師,通過溝通,了解孩子的近況,隨時掌握孩子動態,對孩子的學習狀況及時做出反饋!
第三,在保證孩子學習任務落實的情況下,對于孩子表現好的地方,要多表揚,多鼓勵,建立孩子學習的自信心。
信心對這個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老師,學生對孩子的認可,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它能讓孩子重拾自信,走出自卑的陰影,相信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也是孩子學習的源動力。
初一孩子厭學怎么辦
第一,厭學可能是對新環境新老師新同學的不適應。在一個不適應的環境中,注意力無法集中,慢慢就會產生厭學情緒。這類孩子比較戀舊,適應能力不強。家長在孩子面前多夸贊現在的學校、老師和班級體,引導孩子認同新環境。
第二,可能是青春期叛在作祟。大部分孩子在初二進入明顯的叛逆期,但有些孩子初一就開始叛逆了。進入叛逆期的孩子心情浮躁、對老師和家長不信任、采取敵對態度,沒有心思學習。叛逆比較早的孩子通常是比較有個性的孩子,或者是家庭教育中父母比較強勢、對家庭教育不滿的孩子。家長要反思以前的教育。改變教育方式,尊重孩子的想法,耐心地與孩子交流。多帶孩子參加體育鍛煉和其他活動,增進親子關系,增進相互了解和信任。
第三,學業的加重使得孩子在學業上失去信心,從而產生厭學情緒。家長及時與孩子溝通,告知孩子學業變難,學習困難都是正常的,消除孩子自卑、焦慮的心理。在薄弱科目下功夫,實在學不懂的話可以幫孩子找高年級學生或者一對一老師進行輔導。孩子學習上有進步,恢復信心,厭學情緒就會慢慢減退。
初一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很多種,當孩子出現情況的時候,作為家長不要急。要認真分析造成孩子厭學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制定相應的計劃去完成它,在這個過程當中,孩子自信心的建立,好習慣的養成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