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無非就是努力過后沒有成果,勤奮過后沒有效果,刻苦過后沒有結果。如果沒有這“三果”可能會使孩子產生不自信,會懷疑自己。那么,孩子很努力就是學不好怎么辦呢?
作為一線教師,我在工作當中遇到過不少看上去很努力就是學不好的學生,主要原因是沒有方法或者方法不對路。
有一部分學生,特別是女生,上課遵守紀律,注意力非常集中,作業一絲不茍,課余擠時間還在讀呀,背呀,寫呀,晚上甚至熬夜學習到很久,可是考試成績一直不理想。
分析原因就是沒有方法或者方法不對路。例如背書,光憑機械的重復讀,不理解意思,是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記住,還是“順口溜”式的背誦,中間抽幾個句段就不會背了。記憶的方法有很多種,如理解記憶、聯想記憶、對比記憶等等,會用這些方法,背書就會事半功倍。再如做數學題,不理解題意,沒有方法,光憑想當然,正確率是很低的。做數學題的方法也有很多,如選擇題的排除法、幾何圖形的割補法、應用題的畫線段圖等等。
“方法大似氣力”,教師和家長在指導學習時,要教給孩子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還要引導孩子自己探索適合自己的方法,堅決摒棄那種“填鴨式”的教學和輔導。
孩子很努力就是學不好怎么辦
首先,檢查孩子的學習方法是否對頭。學習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很大原因可能是學習方法不對頭。例如上課時沒專心聽老師講,課后花幾節課時間也難以補回來的。如最好的復習方法是先理解鞏固老師所講的知識,在理解領悟基礎上再做作業。如果對當天所學知識還未掌握便做作業,效果自然不好。
其次,重視學習效果的檢驗。也就是設置學習的小目標。例如一個小時之內要能背誦并默寫古詩詞,一天之內要把當天所學單詞掌握好(會聽說讀寫),一個星期內要把某個單元的課文讀熟。要設置學習目標并經常檢驗學習效果,才能檢驗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否有效并及時作出調整。發現有些學生上了一個晚上的晚自習什么也沒學到,就是沒任務沒目標,單純的看看書,效果自然不好。
再次,教給孩子正確的復習方法。除了上課認真聽老師講之外,課后復習也是很關鍵的。學科不同,方法也不同。理科注重理解和運用,文科注重讀和背。如英語要注重讀單詞、讀課文,數學在理解了例題的基礎上進行相應的練習。關于學習方法的文章,我前面寫過不少,目前也比較注重這方面的研究,有興趣的可關注我。
面對孩子很努力就是學不好,孩子很愿意努力學習這點是比很多人要強也是值得家長欣慰的,但家長要幫孩子查找出努力之后成績卻沒有提升的原因,這樣才能“對癥下藥”,在付出努力之后能收獲進步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