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對孩子進行心理疏導可以幫助孩子健康成長。孩子們心理問題是對所見的不理解,家長要及時給予教育,幫助分清是非。那么,家長怎樣給孩子做心理疏導呢?
怎樣給孩子做心理疏導
1、提供健康溫馨的環境:了解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的原因,是由于抑郁、焦慮,還是應急性的心理障礙等。可以針對孩子自身特點,采取個體化的心理疏導方法。首先要給孩子提供溫馨、寬松、舒適的家庭環境,在家庭氛圍中盡量不要過多言語訓斥或肢體打罵,盡量采取說服教育的方式。其次原生家庭要足夠溫馨幸福,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才能夠最大限度讓孩子心中得到安慰;
2、給孩子樹立自信心,不要讓孩子產生自卑感。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分析問題原因,找到針對性辦法,不能一味訓斥或打罵,當自信心提高后心理問題可以迎刃而解。
3、如果家人疏導不了,也可以帶孩子找專業的心理輔導老師,情境化談話聊天。千萬不要讓孩子知道他有心里障礙需要找老師進行疏導。以免孩子被帶上“心理疾病”的陰影。通過沙盤游戲、青少年品格訓練營等方式化解孩子內心深處的陰影。
家長平常要注意
1、家長關心孩子的心理表現和心理變化,多和孩子交談,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從解決矛盾著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2、孩子的心理疏導一定要保密,不要把這件事說給任何人,否則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孩子知道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心理有問題的話,孩子會變得自卑,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3、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培養孩子好的性格。家長可以通過媒體有益的故事、電影、電視的某些片段,分析情節中蘊含的道理,使他們能看到現實社會真實的一面,提高他們能經受困難和挫折的準備,發展心理平衡感,增強心理承受力。
4、家長剛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的時候,要及時關注孩子,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不要等問題出現以后再后悔莫及。
家長要以身作則,以自身的心理健康帶動孩子的心理健康。要在精神上支持孩子,在孩子沖動時幫助孩子克制自己及時反思,引導孩子把不愉快的念頭、感情和沖動轉移到有意義的方面去,幫助孩子宣泄放松,及時幫助孩子改正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