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多吃苦,長大了才能盡情享受努力之后帶來的豐盛成果,吃苦不可怕,勞動可以讓人活的有尊嚴,更重要的是能夠找到人生為之奮斗努力的目標,那么,吃苦的孩子有什么好處?
吃苦的孩子有什么好處
1、磨練孩子的意志力
讓孩子自己動手參加勞動實踐,吃點苦,受點累,有利于堅強意志,有助于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品格。事實也證明,若是堅持在一定條件下的吃苦鍛煉,如,讓孩子每天早起跑步,讓孩子洗襪子、內(nèi)褲等等,都是可以鍛煉孩子堅持下去的意志力。
2、激發(fā)孩子的自身潛力
孩子若是長久地在比較安逸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會養(yǎng)成一種惰性,而在安全的環(huán)境下讓孩子經(jīng)受一些磨難,比如,堅持進行體育鍛煉,每周打球,可以在堅持中激發(fā)孩子的潛力,沒準兒還能夠發(fā)現(xiàn)并培養(yǎng)出孩子在某方面的特長呢!
3、鍛煉孩子的獨立人格
孩子在吃苦過程中,也是能夠鍛煉孩子的思維能力的,他需要單獨思考面臨的問題,學會在面對陌生環(huán)境或者困境時去解決問題,孩子會以自己的觀點來驅動自己的行為,容易形成獨立的人格。
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地運用“吃苦教育”
1、家長應當給孩子提供適當?shù)娜蝿?/p>
其實對于家長而言,讓孩子學會“吃苦教育”,就是給孩子按照整張發(fā)育的條件,適當?shù)淖尯⒆訁⑴c到動手活動之中。孩子不應當什么都不會,孩子也不應該被要求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孩子不可能一下子就長大,成長是一個過程。
2、家長要學會不寵愛孩子
其實給孩子“吃苦教育”,就是家長學會不過分溺愛孩子,孩子生活在正常的家庭氛圍之中,在今天就是讓孩子體驗吃苦了。
吃苦不是給孩子設置生活的障礙,吃苦是讓孩子從安逸的生活之中投入進家庭的行動之中。讓孩子吃苦,在今天,更多的是強調(diào)家長不溺愛孩子,給孩子合理的安排一些家務活。
3、多參加社會實踐
帶著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可以讓孩子接觸的更多,這也是對孩子耐力的一種訓練。孩子在社會實踐中也可以鍛煉體魄,磨煉意志。同時,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孩子做好吃苦的榜樣,這遠比強迫孩子吃苦更有教育意義。
所謂吃過苦的孩子能夠更早地獨立,其實是在吃苦的過程中鍛煉了孩子的獨立能力,并且逐漸幫助孩子養(yǎng)成了堅強的意志力和良好的思維能力,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更深層次的潛力,只有在恰當?shù)沫h(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內(nèi)心才更為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