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令人遺憾的是很多人總在出現問題后才會著急,而在升學前卻沒能準備在前,所以也就缺乏升學后的應對策略了,在時間寶貴的高中階段,錯過一點時間也是很可惜的事,甚至是高昂的代價。如果問題發現的早,那么調整方法還有希望,那么,高中學生厭學的原因及對策有哪些呢?
高中學生厭學的原因
1、學習負擔和壓力過大。現在的高中生,學習壓力和負擔之大是無須諱言的,一個認真的高中生,每天的學習時間不低于12小時,這種壓力和負擔,對于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期的高中生來講,確實是不適當的。
2、家長期望值太高。當前的高中學生的家長們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于子女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目標,致使不少學生“跳起來也摘不到桃子”,甚至“搭起梯子也摘不到桃子”,久而久之,難免不灰心氣餒,產生厭學情緒,甚而逃避或放棄。
3、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家長過度的嘮叨、責罵、猜疑、嘲諷甚至動之以拳腳或不切實際的加大學習量,使學生有可能產生抵觸情緒進而演化為厭學情緒。
高中學生厭學對策
1.與孩子及時溝通,孩子產生厭學情緒是長時間問題擠壓的結果,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情緒變化,不要忽視孩子的感受。特別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波動較大,處理問題較極端,家長的適時溝通、引導很重要。
2.不要給予孩子過高的學習壓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位父母的期望,但是如果孩子無法把這種期待轉化為一種動力那么就會成為一種壓力壓得他們踹不過氣來,只能用各種方法來逃避這種期待,比如沉迷于網絡游戲、戀愛等。
3.幫助孩子找到學習目標。很多孩子在學習中提不起動力的根本原因是找不到目標,不知道為什么而學習。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成績及他們的興趣愛好,幫助他們選擇一個合適的院校。當然要讓他們參與進來,因為不僅能夠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主性,也體現了父母給予孩子的愛與尊重。
4.給孩子更多的鼓勵和認可。不要太關注于結果,哪怕孩子考倒數第一,只要他在這個過程努力了,你就要肯定他的學習態度。當然也要及時幫助他找到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一個學生的厭學,一定有前因后果,家長只有了解情況,才能對癥下藥。當然最有效的方法,是家庭積極上進的家風。所以說,建立“學習型”家庭是每一位家長都應當努力去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