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遇到任何問題,都要養成這么一個思維習慣,先找原因,再找解決方案。只有先找到原因,才可能對癥下藥。如果是剛入園的孩子,哭鬧是正常的,他會有分離焦慮。一下子進入陌生的環境,他一時適應不了,那么,小孩不愿去上學哭的很厲害怎么辦呢?
小孩不愿去上學的原因
1、恐懼心理。
孩子不愿上學大部分是對學校不了解,特別是看到其他孩子上學,在學校門口哭鬧,對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一種刺激,埋下了恐怖的陰影,所以在孩子準備上學的階段不要讓孩子覺得學校恐怖,慢慢的灌輸上學的優勢和誘惑力。
2、還沒適應新學期的時間表。
剛開學常常表達出“我不想去上學”的小孩也許只有很簡單的原因,那就是還沒適應新學期的時間表,在新同學中沒能如魚得水的融入感到不知所措,還處于相對艱難的過渡階段。
3、依賴心理。
孩子的依賴心理都是比較強的,所以這也是孩子的本性,害怕到學校見不到爸爸媽媽了,會沒有安全感。這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培養孩子獨立的一面,但是要注意節奏,不能進度太快。
小孩不愿去上學哭的很厲害怎么辦
1.如果孩子是對新環境陌生,家長需要具備同理心,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把自己扔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自己的心情是什么樣的,就可以一定程度上理解孩子了。當然,只具備同理心是遠遠不夠的。家長還可以找一切可能的方法帶著孩子熟悉新環境,比如,跟班級老師親切交談,讓孩子對老師不排斥;回顧幼兒在園期間的圖片和視頻;還可以約班級的孩子一起做游戲等等。
2.如果孩子是被老師批評,受了委屈,家長需要做的就是靜下心來,跟老師正常溝通。再次強調,是正常溝通。要相信一點,老師不會無緣無故的批評孩子,家長要結合孩子的情況,積極配合班級老師,認真聽取老師的意見和建議。如果老師不是簡單的批評,而是有虐待行為,家長可以側面指出老師的錯誤行為,比如,我昨天給孩子洗澡的時候,發現孩子有一塊青了,孩子說是老師掐的,以敲打老師。假如事情嚴重,可以讓警方介入。
3.如果孩子是對集體生活感到不適應,家長要反思家庭教育方式,是不是對孩子過于寵愛,太過以孩子為中心。建議家長要改變這樣的教育方式,多給孩子創造機會,讓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關心周圍的人,比如,自己穿衣、吃飯,給爸爸拿拖鞋,幫媽媽分發筷子等。
在對待孩子上,孩子出現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有原因的,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多觀察,多引導,和孩子一起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味的批評指責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