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愛說話,調皮搗蛋,甚至會影響到周圍的同學,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和孩子不懂得規則遵守、不明白后果、缺乏學習興趣、自制力差的原因有關。需要辨別和孩子上課說話的原因,根據孩子的情況,有針對性的教育孩子,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上課愛說話的孩子怎么引導
1.建立家規
建立家規制定家庭規范,讓孩子知道什么時候該做什么事情,什么時候不該做什么事情。例如,規定上課期間不得說話,否則就會受到相應的懲罰。
2.監督孩子的行為
家長可以讓孩子知道他們一直在關注他們的行為。在孩子上課的時候,家長應該注意觀察孩子是否在聽講,如果發現孩子在說話,家長可以當場制止,提醒他們要注意聽老師說話。
3.鼓勵積極行為
鼓勵孩子在課堂上積極聽講,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可以通過表揚、獎勵等方式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4.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能夠專心的做一件事情。就是要提升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對于學習更加集中,不會因為其他的事物吸引,比如上課說話。孩子在擁有高度專心的注意力之后,孩子就會專心做一件事情了,自然就不會想著愛講話了。
5.培養孩子自律的能力
家長可以讓孩子了解說話的不良后果,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會對自己和他人帶來什么樣的影響。可以讓孩子自己反思自己,培養自律的習慣。
6.培養孩子的自制力
告訴孩子上課講話的壞處。自控力是需要培養的,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教會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克服任性、隨意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意志和能力。
孩子上課愛說話的原因
1.受到周圍同學的影響
在我們上學階段必然也有這種人的存在,那些孩子他們性格外向,總是能夠挑起讓大家都感到有想法、有興趣、有討論點的話題。在課堂上一群人也就開開心心的談論,而沒有顧及到自己所處的環境。
2.孩子不懂得規則遵守
或許在家里面孩子從來沒有考慮過自己說話有什么影響,而進入幼兒園之后,即使老師給孩子表明上課不能說話,但是他們的行為還是不受控制。因為內心對于規則沒有一個較強的遵守觀念。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也是比較正常的,畢竟無知者無畏。
3.不明白后果
很多孩子上課隨意講話,有部分原因是不知道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和影響。所以,要讓孩子改變上課隨意講話的習慣,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工作是跟孩子講事實、擺道理。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上課隨意插話對自己、對其他同學和對老師授課的影響。相信很多孩子都能聽得明白。
4.缺乏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一種動力,沒有興趣,上課就可能亂說亂動。解決這些孩子的紀律問題,應該從培養、強化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學習興趣,跟與老師的感情疏密有關。
5.自制力差
自制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孩子年齡小,自我控制的能力就比較低,表現在上課亂說話、做小動作,甚至隨意下位走動等。自控力是需要培養的,培養的過程也就是社會化的過程,教育的一大目的就是教會孩子學會控制自己,克服任性、隨意的毛病,逐步形成自我控制、自我約束的意志和能力。
想要孩子上課專心,父母到底應該怎么做?
1.為孩子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學習的時候,讓孩子處于一個安靜、舒適、沒有干擾的環境中,這樣他們更容易集中精力,認真聽講。
2.給孩子一個目標
告訴孩子他們需要學習、明確目標并且真正理解目標有多么重要。當他們知道自己要達到什么目標,他們更有動力去認真聽講。
3.讓孩子積極參與討論
讓孩子積極地參與討論能夠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讓他們更加關注討論的內容。這種方法可以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
4.及時反饋
孩子們需要知道自己的付出是有價值的。給孩子及時反饋,表揚他們并讓他們知道這些知識是為什么重要的,可以鼓勵他們更加認真地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