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的管教應該建立在公平的基礎上,就算是他們不聽話也不能打罵,打了他聽話了并不代表心里服了,所以說父母要和孩子保持好親子關系和良好的溝通,凡事商量著來解決。
小孩不聽話打了他后怎么安撫
一、及時跟孩子道歉
不管孩子做錯了什么事情,都不應該用打罵的方式,要是家長打了孩子的話,就會讓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影響,孩子雖然年齡小,但也是愛面子的。
很多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困擾,那就是自己打了孩子之后,孩子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不愿意和你交流溝通,其實,這是因為心里對家長有意見,而家長這個時候要及時的跟孩子道歉。等孩子原諒家長,心情也平靜下來之后,家長就可以跟孩子坦誠溝通,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二、跟孩子友好的溝通
孩子做錯事情確實是不對的,家長教育孩子也是對的,但是通過打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那就是不對的了,有時候,孩子做錯事情了,家長可以和孩子友好的溝通,這樣的話,孩子更加可以聽得進去。
三、擁抱、接納孩子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在不斷犯錯中習得,家長要允許孩子犯錯,接納自己不完美的孩子,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孩子已經是有非常強的負能量,家長這時要更加關注孩子的內心,多安慰他。除了精神上的交流,適當的肢體接觸也是可以幫助孩子遠離負面情緒,而擁抱是可以化解孩子的傷心和委屈的有效方法。
如果家長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對孩子施暴傷害到孩子,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向孩子道歉,承認自己的問題。別小看了給孩子道歉這件事,如果家長打完孩子,特別是因為自己一時沖動打了孩子,會很容易給孩子留下陰影。
還會讓孩子厭惡父母,以后的親子關系也會受到影響。當然,家長知道自己是沖動打了孩子不對,在給孩子道歉的時候除了要說自己的不對以外,還要說孩子的不對,之后再向孩子保證要控制自己的脾氣。家長在給孩子道歉的時候,需要誠心實意,不能欺騙孩子,否對親子關系的傷害更加的大。
四、對孩子表達愛意
家長在打完孩子或者罵完孩子以后,會給孩子帶來很大的恐懼感,也會讓孩子懷疑爸媽是不是真的愛他。很多孩子開始和父母越走越遠,就是因為他們以為父母不再喜歡自己。
所以,如果家長在打完孩子以后,還是要及時安慰孩子,讓孩子知道你愛他,一方面孩子會更容易原諒你的過失,另一方面也不會讓他覺得你不再愛他。
五、疏導孩子的心理
待孩子情緒平穩,要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為什么會有這種舉動,分析錯在哪里,以后怎么改正,在幫助孩子樹立信心,以免因為苛責孩子,導致孩子的心理不健康,影響孩子生長發育。同時也需要給夸獎孩子,就是所謂的打一巴掌給一個甜棗,至少要讓孩子覺得他并不是一無是處。
雖然家長打完孩子,用言語也能安撫孩子,可是家長如果能夠做到不打罵孩子,就不要輕易對孩子打罵。家長打完孩子,及時用再好聽的話安撫孩子,孩子依然會受到傷害,因為傷害已經造成。所以,家長以后再對孩子下手的時候,一定要三思。
孩子不聽話家長應該怎么做
1.充分認識孩子各年齡段的需求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敗”,想要打敗“熊孩子”,首先我們要了解TA,看到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你的關注方式,決定了孩子在別人眼里是“受歡迎”還是“小透明”。問問自己:滿足孩子,那些該注意的,你都知道嗎?
2.學會和孩子溝通
怎樣做一個“會說話”的人,想必是每個人一生都在學習的問題。當然,和孩子溝通,除了傾聽,最重要的是說到孩子愿意聽的話。沒有任何一個人會對一個“說自己愛聽”的話的人產生負面情緒。經常和孩子說錯的話,是不是自己都不清楚?
3.學會情緒安撫
孩子本來就傷心,父母這時再雪上加霜,如果你是孩子,你覺得結局會怎樣?安慰人也是講究方法的,為什么男人總見不得女人哭?最后還尷尬地拋出一句:我不會安慰人。不會安慰人就成為理由了嗎?
4.建立安全感
“沒有安全感”這種病,不僅是孩子,每個人都有。每個自信、獨立的孩子,背后都站著會“互動”的父母!不當的“干擾式”回應,還不如不互動呢!
兒子不聽話挨打會還手該怎么辦
1.大人不能玩手機、電腦,營造環境。
2.逐步培養自控能力,一下子全部改掉不現實。
3.轉移注意力,有空帶他出去玩消耗體力的活動,或體驗艱苦生活。
4.教育方式上要克制,不能和孩子產生嚴重對立,否則他不會再聽你的話,要讓他能愿意接受你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