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孩子是一項艱巨而偉大的工程,出現(xiàn)孩子聽不進父母的話是很常見的問題,這可能是由于孩子與父母之間存在溝通障礙,或者孩子可能出于叛逆期等原因故意不聽從父母的話。
小孩子聽不進去話怎么辦
首先,父母應(yīng)該理解孩子的情緒和需求,建立和諧的親子關(guān)系,加強交流與溝通。
其次,父母應(yīng)該使用溫和而明確的語言,讓孩子知道他們的要求是建立在關(guān)心和愛的基礎(chǔ)之上的。
此外,父母不應(yīng)該用懲罰手段解決問題,而是要以鼓勵、贊美和獎勵的方式,引導(dǎo)孩子明確自己的責(zé)任和義務(wù)。
最重要的是,父母應(yīng)該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尊重,讓他們在嘗試和錯誤中成長,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聽從他們的意見。
孩子為什么什么話都聽不進去
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其實都會有自己的想法,雖然這些想法在家長看來,可能會有幾分幼稚和不成熟。所以有些時候,家長和孩子說道理不聽,是因為孩子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認知,所以不太愿意聽取家長的話。
特別是在孩子三到六歲這一階段,還有他們的青春期,都是他們自我意識萌發(fā)的高峰期,所以他們的主觀想法非常強烈,不太愿意聽取別人的話。
父母講道理的方法有問題,雖然孩子會有自己的主觀意愿,但如果父母和孩子講道理的方法存在問題,孩子仍然會聽不進道理。這其實就是指家長在講道理的時候,如果只是一味地說道理,追求自我感動,但是忽略了方式方法,那便是毫無意義的。
特別是有的家長,雖然說是在和孩子講道理,但是話語卻非常強硬。這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并不是講道理,而是換了種方式教育自己,所以自然不愿意聽。
10歲男孩聽不進媽媽說的話怎么做
①多傾聽
首先要做的是傾聽孩子的需求和想法,父母才能有針對的給予回應(yīng),說出的每一句話才都有效,而不是孩子認為的“廢話”。重視孩子的事情,少說多聽,選擇適當(dāng)?shù)臅r機與孩子交談,和孩子成為朋友而不是“敵人”。多給孩子解釋的機會,讓孩子自己去總結(jié)反省比父母強迫孩子去做更有用。
②尊重信任孩子
想要孩子聽父母的話,首先應(yīng)該做的是尊重和信任孩子,父母的尊重和信任,能夠讓孩子不是簡單的懼怕父母而是對父母有充分的安全感和期待,所以這個時候父母說的話,孩子同樣也會給予尊重和信任。
③說話語氣很重要
信任的語氣,尊重的語氣以及贊賞鼓勵的語氣,這樣和孩子說話,孩子才會更樂意接納父母的意見和批評,對于父母說的話能夠好好的認真去聽,而不是“聽不進去”。讓孩子擁有快樂的情緒,并且給予孩子足夠的信心,才能夠?qū)⒂H子關(guān)系拉近。
④制定規(guī)則
給孩子定制明確的規(guī)則,而不是粗暴的威脅孩子,“你不許吃零食,你不許看電視,你不可以買玩具,你不可以晚睡覺。”這樣的言辭不會讓孩子心甘情愿服從,只會讓孩子覺得憤怒和不滿。應(yīng)該把規(guī)則制定出來,好的行為是習(xí)慣的養(yǎng)成。當(dāng)孩子知道這件事的規(guī)則是什么樣的,才會讓孩子更好的執(zhí)行。
⑤兌現(xiàn)獎懲
不要輕易許諾,一旦做出承諾,就要兌現(xiàn)。規(guī)則不能成為擺設(shè),孩子要遵從,父母也要遵守,只有這樣,日積月累后,父母再說什么話,孩子就會自覺地根據(jù)判斷而做出正確的回應(yīng)。
每個父母好像都希望擁有一個聽話的孩子,但事實上,能夠百分之百聽話的孩子幾乎沒有,孩子擁有獨立的人格,能夠獨立思考和判斷,所以對于父母的話,是可以進行有選擇的去“聽”的。
真正的好孩子,是有思想也懂事“聽話”的孩子,這樣的孩子的培養(yǎng),來源于父母的作用,懂得聆聽和尊重,懂得鼓勵和表揚孩子,才能夠讓孩子更加成功和優(yōu)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