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么會厭學是什么原因?孩子厭學現象越來越普遍,原因有外界誘惑因素多、學習任務沉重困難、家長引導偏差、師生關系影響、孩子個人心性迷亂等多方面的原因。
孩子為什么會厭學是什么原因
1、學習吃力跟不上
很多在小學階段成績一般的孩子,到了初中后學習難度一加大,就更跟不上教學進度,導致課堂上聽不懂,慢慢變發展為聽不進,最后就放棄了跟課學。
一般來說,在初一上學期厭學的現象還沒有露頭,但是到了初一下學期就徹底暴露出個別學生厭學情緒。還有現在手機管理失控,手游泛濫成災,也是導致一些孩子厭學的直接原因。
2、來自老師的不當批評
由于一些初中生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堂上常常不認真聽講,或者種種原因導致違反課堂紀律,就會受到老師的批評。
但是一些老師忽略了青春期少年自尊心強,當著全班同學面批評哪一個學生后,很容易讓這個孩子產生逆反心理,由討厭一個老師,發展到討厭這個老師所教的這門課。
有些老師因學生在學校表現不好,常向家長投訴,家長不當教育孩子,又進一步激化了師生的矛盾,導致孩子厭學。
3、來自家長的錯誤教育
有很多厭學的初中生,由于父母不懂家庭教育,管教方式簡單粗暴,孩子在兒童期時還能因怕挨打挨罵而畏懼于父母。但是到了初中后,孩子隨著身體越來越強壯,膽子越來越大,不再怕被責罰,于是和父母常發生矛盾與沖突。
而家長們常常把注意力過度盯在孩子學習上面,結果就導致家長越逼,孩子越不學的現象。
4、來自社會負面的影響
很多初中生對社會上流行的學習無用論,或者大學畢業既失業的風氣影響,早早就把學習當成是一種無用功。只要在學習上遇到阻力,只要和老師或家長發生矛盾和沖突,就會給自己找逃避學習的理由。
有的孩子甚至比看誰更能氣老師,誰能成為違紀的帶頭大哥,試想,這樣的學生不厭學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