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孩子經常會抱怨學習太累、產生不想讀書的念頭,無論父母怎么說孩子始終聽不進去,孩子之所以會有不想學的想法,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想要孩子有所改變,首先要讓孩子知道學習的“獲利者”究竟是誰。
小孩不想學怎么辦
1、解釋學習的重要性。家長可以向孩子解釋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明白學習是為了更好地成長和發展。同時,也可以告訴他們學習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機遇。
2、制定明確的目標。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明確的目標,讓他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水平。這樣可以讓孩子有一個清晰的方向,并為之努力。
3、幫助孩子確立正確的學習方法。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不要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和遇事退縮的習慣。要指導孩子合理利用時間和大腦,掌握獲得及運用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和效果,不搞疲勞戰術,以質取勝。
4、幫助孩子克服學習中的具體困難。一般來說,孩子逃學、厭學都有一些具體的原因,如有的孩子是因為學習基礎太差,怎樣用功學習也趕不上去,干脆不想學了;對于這類學習基礎差的孩子,要在校內和家里抓緊“補課”,盡快使孩子補齊漏洞。
5、要使孩子看到學習的進步。把孩子的學習情況做出簡要紀錄,并把孩子做過的作業本收藏起來,過一段時間就拿出來讓孩子比較一下,經常告訴孩子學習上有哪些進步,還有哪些不足。
這樣,孩子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心里有數,信心足,動力強。當孩子在學習時自然地產生一種喜悅的心情,得到莫大樂趣時,學習也自然變得容易而有趣了。
6、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家長千萬不要說孩子笨,讓孩子自暴自棄。家長要善于及時發現并鼓勵孩子學習上的進步,孩子哪怕只是取得了極其微小的進步,我們也要善于發現,及時鼓勵。這樣孩子學起來會更帶勁。
7、培養積極的心態。家長可以通過一些積極的方式來培養孩子的積極心態,例如鼓勵、表揚、幫助孩子克服困難等等。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加自信和樂觀,面對學習中的挑戰和困難時更加從容。
小孩不想學大多離不開這幾個原因
1、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你不好好學習,就考不上高中、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沒有好工作養活自己都成問題,一輩子活的都累。”這就是大多數父母的邏輯。
孩子成績中等,父母希望孩子努力進前十,孩子進了前十,父母希望孩子進前三,父母的期望永遠高于孩子的能力,這種高期望,讓孩子望而生畏,無法承擔,逐漸孩子就會自我懷疑,失去信心,進而厭學甚至棄學。
2、沒有學習方法、學習任務過于繁重。有些學校或老師會布置大量的學習任務,孩子不會學習、沒有方法,孩子學的苦、學的累、學的煩,這很容易讓孩子感到壓力和負擔。過多的學習任務可能會讓孩子覺得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不愿意學習。
3、缺乏學習動機。有些孩子可能無法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和意義,進而缺乏學習的心理動力。對所學的知識內容缺乏興趣,他們可能覺得學習是無意義的,或者是要為應付考試而去學習,這種情況容易讓孩子失去興趣。
4、孩子基礎太差學不懂、跟不上。學習是一環套一環,逐步深入的過程,如果孩子小學基礎太差,到了初中確實很痛苦,初中進度快、課程多、難度大。當孩子努力之后,發現基礎差太差跟不上,聽不懂,坐在教室聽課就像聽天書一樣聽不懂,那么就會失去興趣。
孩子不想學往往體現在如下方面
一、缺少學習興趣,把學習當作負擔;
二、缺乏自信,對學習有畏難情緒;
三、沒找對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低下;
四、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起來力不從心;
五、聽課效率低下,課堂知識消化不良;
六、學習態度不端正,缺乏學習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