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和初中是兩個不同的階段,所以就會出現孩子在升入初中之后,成績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對于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應該這么正確引導呢?
孩子小升初成績下降是咋回事
1、小升初銜接沒做好難適應。小學和初中的課程科目數量是不同的,所以這對很多孩子來說,是一個比較難適應的變化過程,因此很容易發生學習進度跟不上的情況。那么在這種情況的影響下,孩子的心理壓力非常容易產生,他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也很容易出現畏難的情況。
所以在惡性循環下,孩子的成績有可能會出現下滑的情況,甚至會因此受到打擊,從而一蹶不振。
2、孩子還沒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很多小孩在踏入初中后,仍然使用小學的學習方法,就容易出現這樣一個問題,之前一直慣用的學習方法,并不適合初中的科目。這就非常容易使孩子受到打擊,而且也容易使他們在學習的時候,對自己喪失信心,甚至會出現一些自我懷疑。
3、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學業沒有中學的繁重,休息時間也比較充裕,但是上了初中之后,孩子的學習壓力和學習科目突然增多,以至于孩子的學習時間會被拉長,玩的時間漸漸減少。
那么這樣一來有的孩子就會對學習產生抵觸心理,不愿意學習,因為每個人骨子里都愿意選擇輕松不想太累,孩子更是如此。
4、人際關系和個人心理的改變。隨著年齡的增大,孩子們的人際關系網絡開始變得復雜,不再像小學時的非黑即白,我跟你關系好我就跟你玩,關系不好就不跟你玩。
升入初中之后,孩子會經歷角色混亂的問題,他們會開始思考:“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活著的意義是什么?”這些事情都要耗費一定的精力,善于處理的孩子就能較好地處理學習與思想的關系,而有些孩子卻不能很好地處理這些問題,這也是導致成績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
孩子小升初成績下降怎么辦
1、給孩子鼓勵和支持。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應該給孩子以鼓勵和支持。孩子需要知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許多難題,但是只要他們堅持努力,就一定能夠克服這些困難。家長應該在孩子成績下降時別太激動和過于嚴厲,而應該耐心和理解。
要樹立正確的孩子教育觀念,不以成績為第一優先級,更應讓孩子知道成長、自強自立、嚴格要求自己是重要的事情。家長們不要過分關注孩子的成績,在孩子身上施加過高的壓力,應該讓孩子牢記學習的過程比成績更重要。
2、適當調整學習方法。當孩子成績下降時,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制定學習計劃,監督孩子完成作業和復習。在適當調整學習方法的同時,家長也應該引導孩子樹立自信心和自信心。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和優勢,如果孩子能夠發揮他們的才能和優勢,他們就可以取得成功。
3、時間安排。要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情況對平時的作息時間進行適當的調整:課余時間什么時候應該做哪個科目學習任務,什么時候應該背誦某個科目的內容,什么時候整理哪一個科目的錯題本,薄弱科目花的時間應該適當多一些,讓孩子試著對自己一天的生活進行精細化管理,形成一種習慣之后,孩子的成績想不提高都難。
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效率
1、提高效率,最大化利用時間。因為這時候提高效率才是解決孩子小升初成績差的最好辦法,就要做到集中好注意力,上課認真聽,盡量把能抓住的知識點都消化理解,下課整理不會的,也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這樣只會占用你一小部分時間,但是孩子要是上課走神,那花費的時間就很多了,很有可能彌補不過來。
2、培養孩子的自律性。與小學相比,初中階段的學習壓力會驟增,此外,知識難點也會更多,再加上初中更加注重體育項目,所以身體就是優異成績的“本錢”。
因此,在小升初的暑期,一定不要讓孩子每天宅在家里,抱著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樂不思蜀。家長要起到監管作用,不要讓孩子因為時間自由而經常熬夜,一定要養成合理的作息時間,培養孩子的自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