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一定的階段,就比如孩子的青春期,會出現和父母對著干的行為,但是家長要明白,所有的孩子都會犯錯,有時也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但是身為父母應該要理智對待,正確引導。
小孩和家長對抗怎么辦
1、用迂回式方法引導孩子。這個時期的孩子,當他與父母對著干時,其實他的內心也是很害怕的,他害怕父母會不會打我啊,會不會罵我,當打我罵我時我要咋辦,他心里是很忐忑的。
所以,這時父母可以試著理解孩子的內心感受,用迂回的方式引導孩子,讓他的內心對你放松警惕,從而接受你的建議。因此,父母在于孩子交流中,要注意一下技巧,一些迂回的方式可能更容易讓孩子接受。
2、感同身受,理解孩子的感受。很多父母都會犯一個錯誤,在孩子還小的時候,都會用一種“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說話,當父母“命令”孩子時,就會得到反抗,得到孩子的不執行,父母這時就會認為孩子在與自己作對。
我想說,父母是不是應該反省一下,你有沒有考慮夠孩子的感受,他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是一個獨立的人,父母也應該尊重一下孩子的想法,如果你理解他,與他站在同一個角度,那么,他必定不會產生強烈反抗的情緒。
3、父母的信任是對孩子最大的肯定。有一些時候孩子很期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比如,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不管不問直接“劈頭蓋臉”一頓罵,如果孩子的出發點是好的,這會讓孩子產生反抗的心理。
其實,孩子犯錯并不可怕,哪有不犯錯的,可怕的是家長處理問題的方式,處理不當引發的后果。如果每一次在孩子犯錯時,父母都能夠先冷靜下來,然后在處理,孩子肯定會因為你的行為“感動”,因為他得到了足夠的信任。
小孩和家長對抗的原因
原因一,認知能力的發展。孩子們的認知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展,年齡越大,他們知道的越來越多,認知能力越強,并逐漸開始形成自己的思維方式。
此時兒童凡事聽從父母的傾向會慢慢改變,一些性格外向的孩子開始對父母說不,并逐漸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如果父母對孩子持批評態度,雙方可能會發生沖突。
原因二,孩子進入叛逆期。大多數孩子在11歲時進入青春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經歷了強烈的生理和心理變化。因此,孩子們的精神開始成熟,不相信父母告訴他們的事情。
他們不再相信父母所說的一切是正確的,而是有自己的想法。在青春期叛逆期,孩子們會有非常奇怪的想法,會覺得父母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只是想把他們養大,有時他們甚至會覺得父母是故意針對他們的,所以孩子們在這個時期與父母對抗是一種正常現象。
原因三,父母的教育方式不當。大多數父母在教育孩子時都非常敏感,很多家長以消極的方式教育孩子是不利于他們身心正常發展的。隨著壓力的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也會隨之而來,當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時,就會表現為對抗等爆發性的行為。
如何避免孩子和我們對著干
尊重孩子。面對叛逆的孩子要學會理解,因為孩子自己是特別希望能夠獨立,但是實際上可能很多方面還比較的幼稚,所以要理解孩子的這種發育階段。對于叛逆的孩子也要學會尊重他,不能說家長抱著我是家長什么都得聽我的這種態度,這樣完全剝奪孩子自由空間,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去走自己的路。
營造平等關心的家庭環境。和諧的家庭氛圍會使孩子從小就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心,這樣會使孩子知道父母也是要別人的關心的。從而幫助孩子從學會關心父母開始發展到關心他人。家庭成員之間必須互相尊重,首先很重要的一點是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