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力對于孩子來說,非常的重要。特別是孩子在課堂上,良好的專注力有利于提高孩子聽課的效率,能讓孩子學到更多,但是有一些孩子會出現在課堂上玩玩具的情況,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引導呢?
孩子課堂上玩玩具怎么辦
1、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為了減少孩子在課堂上的小動作,父母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學會在安靜的環境中做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閱讀、運動等。一開始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再逐漸加長時間。平時多帶孩子去博物館等比較安靜的地方,讓孩子學會在安靜的氛圍中集中注意力。
2、家長要做好表率。家長要正確對待孩子好動的問題,可能因為受家長的影響,大人做什么,說什么,孩子就會模仿。所以家長們要做起表率,好的習慣,狀態可以影響孩子,讓孩子從貪玩好奇心中轉移到集中注意力上面。
3、提高事物的趣味。對于孩子來說,游戲比學習更加有趣,所以你會發現他們可以坐那玩積木半個多小時,但是看書則完全無法坐得住。這是因為看書比較乏味,沒有積木有趣。所以家長需要有一些創造力,來讓無聊的事情變得更加有趣。比如,可以玩詞語接龍的游戲,這個字在本文出現了幾次等等。
4、給孩子制訂規矩。在順應孩子好動天性的同時,家長也應給孩子制訂一些規矩,對孩子的言行進行必要的約束。尤其對3歲以上的孩子,要讓他們明白哪些行為是好的行為,哪些行為是不好的行為,在特定的場合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5、以平等的心態跟孩子溝通。家長要了解孩子上課手里玩東西的原因是什么?是因為覺得課堂無聊,還是覺得緊張。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背后,都是有他的心理成因的。有可能是孩子怕被老師問問題,緩解緊張的一種表現,那么針對這種情況,就要多鼓勵孩子,幫孩子克服緊張的障礙,教會孩子正常面對。
孩子課堂上玩玩具的原因
1、課堂上沒有參與感。孩子對于自己感興趣的,就會主動參與其中;對他沒有吸引力的,就無法融入。對于課堂也是如此。
成成大概是沒有感受到課堂的樂趣,對它沒有參與感,就把注意力放在別的事情上,從而出現了在課堂上玩、講話、做小動作等問題,以致于無法跟上老師的節奏,和老師同頻。
2、專注力出現問題。對于低年級孩子來說,本身專注力的時間就不長。整個小學階段,一二年級的孩子,專注力保持的時間為15分鐘。三四年級的孩子,專注力保持在20分鐘。五六年級的孩子,能保持30分鐘左右。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
1、大聲讀書有利于訓練注意力。每天安排一個時間讓孩子選擇他們喜歡的小文章大聲為父母朗讀,這是一個使孩子口、眼、腦相互協調的過程。孩子在讀書的過程中,盡量不讀錯、不讀丟、不讀斷。他的注意力必須高度集中,把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孩子的注意力能逐步提高,理解能力也會增強。
2、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注意習慣,不但要先做訓練,周圍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
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