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發現孩子小學數學總是出現把數字或字寫錯、字寫半邊、忘記標點符號、沒填最終得數、忘記寫單位和“答”等等,面對孩子的粗心情況,家長又該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呢?
小孩計算粗心怎么辦
1、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家長最應該幫助孩子的,實際上是讓孩子發現自己的問題,增強對自我的認知。然后家長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改變問題,這個過程雖然慢,但是特別能促進孩子的成長。
家長可以試著和孩子討論,讓孩子說一說自己最常出現的兩個計算問題是什么?這個活動可以每個周末都做,不斷地讓孩子學會反省自己。
2、加強基本功練習。低年級計算的基本功實際上就是100以內的加減,表內乘除法要能快速準確地心算。而高年級還需要加入因數和倍數,常用數的加減乘除記憶。家長可以每天給孩子進行5-10分鐘的計算練習,練習的方式可以采取多種方式,以便保持孩子的興趣。 例如:視算訓練、聽算訓練、口算游戲、“接力賽”等等,提高孩子的應變能力。
3、培養孩子的做題習慣。一般如果是應用題的計算,我們寫完算式之后,一定要對照著原題再看一遍。很多孩子數字抄錯了,后面的計算沒錯,但是得分還是0。這樣的錯誤實際上可以避免,需要孩子寫完一個算式的時候,有意識地跟原始數據比對一次。
4、運算過程一定要規范。實際上就是要孩子做到認真書寫、計算。不管是作業還是練習,書寫都要工整,不能潦草,格式一定要規范。對題目中的數字、小數點、運算符號的書寫尤其要符合規范,數字間有適當的間隔,草稿上的豎式也要數位對齊、條理清楚。
小孩計算粗心犯錯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心態造成。部分孩子輕視計算,因為平時做得太多了,好像反反復復都是那些題目,沒有什么新意。這部分孩子主動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弱,經常走神。
2、計算功底差。計算的基本功很重要,如果我們把計算能力當做一棟大樓,那么簡單的計算實際上是大樓的底層,難的計算是高層。如果底層出現了問題,那么高層就容易出現問題。
3、不良的計算習慣。字跡潦草,格式不對,或者是書寫混亂,這些習慣都是因為心態不端正引起的。而且一旦變成了書寫習慣,那么往后都可能帶來不好的影響。
避免孩子粗心的教育建議
1、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有的家長,不管孩子是不是正在學習,都把電視機開著,或者自己打牌搓麻將,這些做法都會造成對兒童的干擾,使他們不能集中精力去學習,久而久之,兒童便開始毛毛躁躁,養成“一心二用”的壞習慣。因此,家長應該在兒童學習時給他們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2、加強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當人們面對較難的問題時,心理上會比較重視,造成大腦思緒不易受到干擾,因而不易出現差錯;反之,對較容易的問題心理上不太重視,思緒容易受干擾,因而較易出現差錯。
所以,孩子重視任何問題,就不會馬虎隨便,掉以輕心,而且也能自覺地克服分心現象,從而有助于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3、教師和家長不插手。有些教師和家長總怕孩子做錯題,一天天堅持給孩子做檢查,無形中養成孩子的依賴心理,做題毫不在意,反正有人檢查,錯了再改。教師和家長應讓孩子自己檢查,鍛煉其能力,克服馬虎的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