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是非常不容易管理的,很多家長都深有體會。有的老師會給家長反饋,他們的孩子上課走神發呆,這在小學生群體中很常見,那么家長針對這樣一個狀況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呢?
小學生上課走神發呆怎么辦
(1)因材施教:根據兒童的氣質特點正確地進行引導,并根據孩子的注意力特點進行培養,逐步提高其注意品質。強化兒童的有意注意,使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交替進行。
(2)明確學習目的:激發學習興趣,加強責任感。對兒童的教育要形象生動,靈活多樣,這樣可以逐漸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3)提供專心致志的學習環境:盡量減少周圍環境中的噪音,在學習環境中避免不適當的擺設。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玩、看電視。用自身的行為教育和引導孩子。
(4)培養孩子的自制力:除了在孩子學習時,采取一切措施來排除外來的干擾,還必須努力培養孩子內在的自制力,讓孩子善于控制感情,約束自己的行為,克服內外干擾。
另外還可以采用父母與孩子比賽安靜學習的方法,或讓愛走神的孩子與鄰居家的。一個孩子一起學習,表現好了有獎勵,這樣一個孩子獲獎,可以使另一個孩子增強對自己的控制能力。
小學生上課走神發呆是什么原因
1、晚上喜歡熬夜,導致睡眠不足。
很多孩子晚上不愛早睡,喜歡熬夜看動漫,玩手機等等,都會導致睡眠時間不夠,第2天精力不足,打瞌睡走神也就不稀奇了。
2、 好奇心強,專注力不夠。
有些孩子極易被外界的一點響動所吸引,沒法長時間專注做做一件事,例如正在上課時,突然有一束陽光從窗外照在課本上,孩子就會不由自主地朝窗外看去,而中斷學習。
學齡期的孩子,想象力也特別的豐富,有時老師說的一句話,或者書本上的某段文字,都能讓孩子一下子聯想到很多事物,隨之陷入自己奇妙的幻想中不能自拔。
3、 偏科,對學習不感興趣。
有些孩子對自己喜歡的、成績好的科目,或是有喜歡的老師的課,就聽得很起勁,而對不喜歡的、成績差的科目,或有意見的老師的課,就興趣缺缺,玩各種小動作,希望快點下課。
4、壓力過大。
這里指的是由于老師,家長在學習上給予孩子過多的壓力,造成孩子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甚至出現抑郁癥的早期癥狀導致,而上課發呆就是典型的首發征兆。
由此看來,孩子上課喜歡發呆,走神,打瞌睡,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讓孩子造成厭學的心理,可能進一步發展為消極狀態,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性格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