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不寫作業可采取的辦法:1、培養學生自己檢查作業的良好習慣,激發孩子的動力;2、從學生入手,尋找原因,及時采取合理的措施幫助孩子;3、家長要學會放手,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包辦;4、學會與孩子進行共情,和平與孩子溝通,理解尊重孩子的行為,不要強行逼迫孩子改變。
孩子在家不寫作業怎么辦
1、培養學生自查家庭作業的良好習慣
不少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后總會叮囑一句:“作業完成以后一定要請家長檢查簽字。”這樣一來,許多學生一做完家庭作業就交給家長,自己不再復查。不少家長也主動代替孩子承擔起了檢查家庭作業的任務。這種家長代替孩子檢查家庭作業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它容易使學生產生學習的依賴性,消弱了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和責任感,也增加了家長的負擔。可以先教給學生自查家庭作業的方法,學生拿到已經批改好的作業后,對做對的作業要總結題解方法,提高解題模式,加以記憶。
2、從學生入手尋找原因
通過家庭作業對比,讓學生自己發現差距。就是說,通過對比使學生找到自己與他人的差距,從而使學生在意識上產生一種需要,那就是努力提高家庭作業的質量,從而縮短與他人的差距。學生來比較,分析,找找兩者間的差別,談談各自的感想。經驗介紹,尋找突破口。讓孩子找學習好的,作業完成好的學生學習經驗,從而提高自身的作業質量。
3、家長要學會放手
放手給孩子自我成長的機會。孩子的成長就像一棵參天大樹的成長,你需要做的只是給他養料,而不是糾正他長得方向,養料對了,自然而然樹也長不歪;與其父母做一些不必要的監督,不如讓孩子自己承受失去自我監督的后果,從小事上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不插手,還需要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感受,培養孩子懂得被人感受的能力。
4、學會與孩子共情
與孩子和平溝通,這時作為父母不要以家長的角色,要扮演的是朋友角色。這樣孩子不會覺得因為你是爸爸媽媽而服從命令,讓孩子敞開心扉,說出為什么不做作業,父母只需聽,不要有要求,更不需要任何責備。分析孩子的分享的對與錯,不是指責,讓孩子認識到不做作業的好結果與壞結果。讓孩子考慮,并且讓孩子自己想想怎么辦,你告訴他:相信你自己會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