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課不專心是一個很普遍的問題,家長了解到這一情況的主要途徑是經過老師。而很多孩子對于家長來說都是心頭肉,從而掌握不好和老師溝通的方法。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和老師溝通?家長要做到的是以下幾點。
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和老師溝通
1、理解老師的工作
老師作為孩子在校生活的管理者,每天面對那么多孩子也是十分辛苦的。家長不僅要理解老師的工作,更要主動配合老師的工作。這樣才會使老師感到尊重,老師也會更積極的幫助孩子改善問題。
2、主動配合
作為家長,對孩子的大致性格、行為方式應該在心里都有一個把握。更應該認識到老師提出來這些問題,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地學習。家長也要主動和老師交流孩子自身的特點,幫助孩子在校或是在家中規范自己的行為,并及時的給到老師反饋。這樣既可以讓老師有一定動力,也可以更好地幫助孩子。
3、及時請教
老師相對于家長而言,工作中面對這么多孩子,教育經驗是相對豐富的。家長也可以及時請教老師,聽一聽老師對孩子的情況有沒有好的方法。家長也可以多把孩子的日常表現分享給老師,幫助老師對孩子有更好的了解。
如何應對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
1、找出原因
家長首先要找出孩子為什么上課不認真聽講。可以通過平時觀察孩子的行為,或是直接向學校和老師溝通,看看到底是什么影響了孩子的學習態度。如果是課外原因,家長就要改善孩子的日常生活,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習慣。如果是課堂的原因,家長就需要和老師溝通,找出更好的學習方法來幫助孩子。
2、合理勸導
對于上課不認真聽講,家長也可以和孩子溝通。和孩子心平氣和的談話,了解孩子背后的動機從而針對性的解決問題。家長要注意的是不要過度的嚴厲,使得孩子喪失溝通興趣。而是保持耐心的引導,讓孩子了解到父母對其的關注,從而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
3、對癥下藥
家長在了解了孩子的想法之后,就可以有針對性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如果是注意力不夠集中,就要幫助孩子提升注意力,多讓孩子獨立完成事情。
如果是上課交頭接耳不守規矩,就要幫助孩子樹立秩序感,告訴孩子遵守課堂秩序,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如果是對學習沒有興趣,則要幫助孩子轉移注意力,或是改變一貫的學習方法,引導孩子對知識和學習重新產生興趣。
孩子上課不認真聽講怎么和老師溝通,作為家長,不僅要掌握和老師溝通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抱著真誠的態度,和老師一起努力找出孩子背后存在的原因,并有針對性的加以干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孩子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