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開始有自己的獨立意識,對一些事情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斷,對此很多家長反映孩子越來越不好管教,尤其是五年級的孩子,最是調皮。那么,五年級的孩子怎么教育?
五年級的孩子怎么教育
1、學會理解孩子
到了四年級后,孩子的思維能力迅速發展,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獨立思維,如果父母還總是不理解孩子,嘮叨和命令,甚至是斥責、打罵孩子,就讓他們產生強烈的厭學情緒,給他們一種“學習是一件很艱苦的事情,他在為父母而學習”的錯誤認知。這時需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情,并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促使他們的成績穩步前進。
2、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五年級,是孩子學習成績定型的一個關鍵期,那些成績好的孩子中,大部分學習成績會一直保持“好”的記錄。所以在四、五年級這個學習成績定型關鍵時期,家長要拿出一定的精力,讓孩子體驗學習的興趣、幫孩子建立起學習的信心。
3、允許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
五年紀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經由家庭轉移到了學校,同學之間的關系和友誼將成為影響孩子精神的重要因素。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幫助,父母應該及時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緒,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鳴,從而緩解孩子的不良情緒,同時允許孩子適度地表達自己的情緒,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4、鍛煉孩子的獨立自理能力
鍛煉孩子的自立能力是家庭教育中被忽視的角落。一個人的成長都是坎坎坷坷的,孩子在他的成長中一定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家長也不可能陪孩子一輩子,所以家長要多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引導孩子多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還要培養孩子樹立勇于面對挫折的信念,學會隨機應變的能力,只有不畏風暴的孩子,才能在廣闊的海洋上自由地展翅翱翔。
5、家長不要過于關注孩子的成績
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用平常心來看待孩子的成績。對待成績不好的孩子,家長首先不能打罵他們,其次要鼓勵他們,幫他們分析成績不好的原因,幫他們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并告訴他們:“只要學習一直在進步,成績是次要的。”
五年級的孩子怎么教育?對于教育五年級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做到的是學會理解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其次是允許孩子適度表達自己的情緒,最后要幫助孩子鍛煉獨立自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