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每個人來說,擁有執著的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在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如果沒有這樣的毅力,總是選擇輕易放棄,那么永遠無法實現真正的目標,那么,孩子缺少毅力怎么辦?
孩子缺少毅力怎么辦
1、家長要以身作則
父母也要有毅力,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告訴他,父母為了做出一件事,經歷了哪些困難,如何堅持和克服,最終取得了什么樣的成果。
借此機會鼓勵孩子學會堅持做事,為孩子樹立好榜樣。孩子在欽佩父母的同時也會想向父母學習,爭取和父母做的一樣好。
2、給予孩子肯定和支持
毅力的成長是一條充滿艱辛的道路,孩子在困難面前很容易放棄或求助于父母,父母要確定孩子已經取得了成績,并鼓勵他,支持孩子繼續堅持下去。當孩子鼓起勇氣克服困難時,就會有效鍛煉毅力。
3、適當地讓孩子受苦
故意讓孩子吃點苦,等孩子跌倒不幫他,要自己爬起來;讓孩子出去走走,上樓等等。讓孩子學會直面困難,勇于克服困難,鍛煉毅力,學會自立獨立。
培養毅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1、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有毅力,孩子意志力就會堅強,做事會堅持下去,不會輕易放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孩子喜歡每晚睡前閱讀,只要有毅力,他就會堅持閱讀,持之以恒,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2、讓你的孩子更自信
當孩子因為堅持而成功完成一件事時,他會對自己充滿信心,也會更加堅定自己的毅力。
例如,孩子原本想放棄繪畫,但在父母和老師的幫助下,他選擇繼續繪畫,并在繪畫比賽中獲得優秀獎。他會發現自己可以做到,增加對自己的信心,感受到堅持帶來的快樂。
3、提高孩子抗拒挫折的能力
培養毅力會讓孩子有很強的自制力,在困難和誘惑面前敢于選擇堅持,有能力堅持下去,抗拒困難,抗拒挫折,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成長中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容易造成孩子做事沒毅力的因素
1、好奇心強,但能力弱
隨著孩子的長大,他們對很多事情充滿好奇,想要嘗試,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但有時孩子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發現自己做不到半途而廢,于是就放棄了,另尋目標。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沒有父母的引導和幫助,不僅會傷害他的自尊心,還會讓他養成一有事就放棄的壞習慣。
2、性格急躁,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孩子急躁易怒,看著手疾眼快的,感覺很有效率,但注意力太低,耐不住性子。做事缺乏計劃性和目的性,凡事都一錘一棒,太急于求成,結果一事無成。
3、做事情總是被打斷和干擾
家里人多,環境嘈雜。當一個孩子在做一件事時,他的思想和行為總是被家人說話和來回走動的聲音所干擾,所以他干脆放棄了。
或者父母看到孩子做某事很慢很差,就沖過去打斷他,叫他再做一次,或者叫他停下來。例如,孩子在給花澆水時,他的媽媽看到他把水灑在地板上,立即抓起水壺讓他停止澆水。
比如,孩子收拾玩具還是很亂的,干脆讓他別做了…… 如此反復,孩子的思維總是被打斷,意志力薄弱,堅持不到最后。
孩子缺少毅力怎么辦,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堅定的毅力,但無論采用哪種方式,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堅持,這是一個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