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別說是孩子,就是大人也經常粗心丟東西,這是一種習慣問題,家長一定要予以重視,要正確的引導孩子,改掉壞習慣。那么9歲孩子經常粗心丟東西怎么辦?
9歲孩子經常粗心丟東西怎么辦
1、拒絕包辦代替
對于擁有一定行為能力的孩子,父母應當及早開始,逐步減少包辦代替,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比如讓孩子養成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的好習慣,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房間、清點財物,減少對父母的依賴。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丟三落四了。
2、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東西擺放要分門別類,工具使用完要放回原處,出門之前要清點隨身物品,類似這樣的生活習慣,父母應該從小開始培養。另外,父母也要以身作則,創建有序的家庭生活環境,和孩子共同維護,習慣了井井有條,孩子就不容易“馬大哈”了。
3、多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
如果孩子犯了一點錯誤,父母就簡單歸結為粗心,甚至小題大做批評一通,一再地強調孩子馬虎粗心,孩子就會真的認為自己粗心。相反,如果父母能及時觀察到孩子的細心之處并加以表揚,孩子心理上就會有一種“自己很細心”的心理暗示。同時讓孩子看到細心的好處,從而讓其產生克服粗心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4、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必要的時候可以采取“自然后果懲罰法”,讓孩子承擔自己丟三落四的后果。比如,孩子因丟三落四沒有帶上課的學習用品,一定不要給他送去,讓他因此吃苦頭。一旦孩子發現丟三落四的后果是痛苦的,他就會自覺珍惜身邊的事物,進而改掉粗心的毛病。
9歲孩子經常粗心丟東西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孩子在幼兒期,父母不重視對孩子注意力的培養,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擺弄玩具,或者邊聽故事邊畫畫,孩子經常一心二用。長此下去,就形成了惡性循環,從而導致孩子做事情時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漫不經心,丟三落四。
2、父母包辦代替
當孩子找不到東西時,父母的關注總是“非常及時到位”,事事都為孩子想周全,這樣一來,孩子就必然“記不清東西放在哪里了”,事事都想不周全,反正父母早就為自己考慮周全了。久而久之,就養成了依賴性,什么也不用考慮,進而導致馬虎習慣的養成。
3、受心理因素影響
心理不穩定、容易激動和緊張也是孩子粗心的原因,也就是大家平時常說的“心理素質差”。比如,在考試中,有些孩子就是因為太緊張而粗心,從而出現了不應該出現的錯誤。
9歲孩子,正處于習慣養成的關鍵時刻,如果出現了經常粗心丟東西的毛病,不僅會影響他的生活,還會影響他的學習成績,家長一定要盡快幫助孩子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