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的孩子,才剛剛步入小學生活,還沒有適應小學的課程進度,沒有找到自己的學習方法,正是需要家長輔導的時候。那么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怎么辦?
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怎么辦
1、引導孩子建立做事目標
一年級兒童往往缺少做事目標的意識,而目標感的建立,必須要由家長來引導孩子找到,每一件事,什么時間做,需要結合生活作息時間表定格下來。當孩子在規定的時間知道做什么事,算是初步建立起目標感了。
2、答題要講究步驟化訓練
一年級的課外作業題,在大人看實在太過于簡單了,那么簡單的題孩子應該教了就會。恰是你認為過于簡單,才導致你們忽略了孩子本身不會發現答題的規律,更不會自己列出答題步驟的,而這些必須由家長來輔導完成訓練。
3、家長不偷懶才是根本
很多家長常是嘴上功夫,發現孩子粗心就不斷地批評,實際上你根本沒有動腦思考為什么孩子會粗心,這是你思維懶惰的結果。如果你能利用孩子寫作業之外的時間,做步驟化答題訓練,每天堅持重復,就能讓孩子減少粗心。
4、讀題和檢查最容易忽略
一年級兒童讀題缺乏耐心,常是走馬觀花,再加不認識的生字多,往往是囫圇吞棗般地跳躍式讀題,這就需要家長教孩子用手指著題止逐字逐句逐行讀,先領讀再讓孩子單獨讀。答題完成后還要按步去檢查,這一步絕不能省。
5、家長要留心學習飽和現象
一年級兒童注意力專注能力本身很弱,一次寫作業如果超過20分鐘,就極容易出現學習飽和現象,家長絕不能強迫孩子長時間寫作業,需要適當安排孩子休息,然后再進入寫作業狀態,這種節奏感建立需要家長有足夠的耐心。
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的主要表現
1、讀題不認真,讀題的速度特別快,把題目中的主要條件和多余條件弄混淆。如果孩子所有錯題都是因為讀題太快導致,家長就一定要幫助孩子,讓他們慢下來。
2、在讀題的過程當中,把一些數字看錯,把一些漢字認錯。這是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當中特別容易出現的情況。
3、主觀意識上的不認真學習,態度不端正,在寫作業的過程當中,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注意力不夠集中導致在做題時特別不積極,敷衍的態度能夠毀所有。
4、和孩子的年齡相關的認知能力還沒有完全建設好,比如有的孩子可能是六七月份出生,在班級是最小的那一批,和比他們大好幾個月的孩子在一起,差距,會有很多。
5、孩子的惰性思維,老師講過的題經過了變化,但是他們依然停留在這題我做過,這題老師講過這題我會做,但是卻沒有認真讀題當中的各種要求已經發生了變化。
一年級孩子做題粗心馬虎是一種很嚴重的問題,家長一定要對孩子多加關注,一旦孩子有了這樣的表現,一定要及時發現,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