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刻意尋找所謂的挫折機會,而是家長應該放開手,讓孩子有一個機會能夠真正面對生活中問題,并且幫助他學會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樂觀地面對挫折。那么孩子的挫折教育有哪些?
孩子的挫折教育有哪些
1、不要溺愛孩子
父母都愛孩子,但這種愛容易變得泛濫,被溺愛的孩子享受著優越感,一旦遭受父母冷落或嚴厲對待,孩子就會受不了,很難受適應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所以,理智的父母要理智地愛孩子,該嚴格要求孩子時應該釋放父母的威嚴,讓孩子明辨是非,不過度以自我為中心。
2、幫助孩子釋放負面情緒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小困難,比如和同伴鬧矛盾,或者考試失利等等,孩子難免會情緒低落,孩子情緒管理的能力差,父母應該幫助孩子及時釋放內心的負面情緒,不對孩子進行過多的批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的情緒穩定后,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問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3、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遭遇挫折,難免有情緒失控的時候,父母應該懂得接納孩子的情緒,如果孩子很難調整好自己,父母可以嘗試陪伴孩子玩游戲、談心、散步等來緩解孩子的壓力。
父母切忌看到孩子大發脾氣就火冒三丈,而看不到孩子背后的壓力,當父母和孩子充分溝通后,了解孩子內心所想,才能進一步解決眼前的矛盾。
如何培養孩子忍受挫折的忍耐力
1、培養孩子強大的內心
孩子面對挫折的處理能力不是短時間就能養成的,每一次面對困難,都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好時機,幫助孩子正確看待困難,當孩子能很好地克服眼前的挫折,父母應該及時肯定孩子,這樣孩子就會在以后的生活中繼續保持積極的態度。及時孩子失敗了,也要告訴孩子,“輸”并不丟人,也不奇怪,及時分析原因,就能及時扭轉局面。
2、發揮榜樣作用,引導孩子正確對待挫折
孩子善于模仿,可塑性強。如果父母受挫驚慌失措的話,孩子是不可能沉著冷靜的。因而父母應以身示教,時時處處做好孩子的榜樣,在自己遇到挫折時,應積極應對,通過言傳身教告訴幼兒如何應對。父母還要注意把身邊的好榜樣及時介紹給孩子,使他們從鮮活的生活事例中受到教益,獲得如何應對挫折的經驗。
3、善于與孩子溝通,共同戰勝挫折
父母平常還應注意觀察,當發現孩子遇到挫折時,首先要與幼兒溝通,鼓勵孩子傾訴,像朋友般耐心地傾聽;然后幫助其正確歸納原因,分析為什么會受挫,怎樣才能不受挫,引導他們敢于正視自己,客觀地給自己合理定位,及時改變策略。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會經歷無數次的挫折,作為家長的我們唯一要教會孩子的就是直面挫折和解決挫折的能力,讓孩子學會在逆境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