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如果處于學習的關鍵時刻的話,比如初三或者高三時期,這個時候他們的心理壓力是很大的,一不注意,就容易出現問題,所以家長一定要定期對孩子進行心理溝通與疏導。
孩子的心理溝通與疏導
1、關心孩子
家長關心孩子的心理表現和心理變化,多和孩子交談,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從解決矛盾著手,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礙。
2、一定要保密
孩子的心理疏導一定要保密,不要把這件事說給任何人聽,否則會給孩子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孩子知道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心理有問題的話,孩子會變得自卑,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3、提高承受力
家長要引導孩子正確看待現實生活中的人和事,培養孩子好的性格。家長可以通過媒體有益的故事、電影、電視的某些片段,分析情節中蘊含的道理,使他們能看到現實社會真實的一面,提高他們能經受困難和挫折的準備,發展心理平衡感,增強心理承受力。
4、正確引導
家長剛發現孩子有心理問題的時候,要及時關注孩子,給孩子正確的引導,不要等問題出現以后再后悔莫及。
孩子心理問題的具體表現
1、愛抱怨
有時候孩子會對生活中許多許多存在不滿,所以孩子可能就會抱怨喋喋不休、滿腹牢騷,嘴巴不停想向家長表達負面的思想,如果家長不加以制止,會讓孩子情緒變得陰晴不定,讓孩子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會充滿了傷心、不滿、焦慮等。
2、郁郁寡歡
郁郁寡歡的孩子容易多愁善感,這樣的孩子的大腦長期處于敏感、緊張中,那么大腦神經就會興奮或壓抑失調,使得孩子情緒化嚴重。而且容易郁郁寡歡的孩子總是無法正確看待生活中的挫折、變得嚴重地不堪一擊。
3、變得多疑
孩子慢慢地長大,也會滋生出一些敏感多疑的細胞成長,變得疑心越來越重,會擔心家長不信任,老師不信任,同學不信任等等。
4、驕傲浮躁
驕傲、浮躁都是一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往往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總是總以為是,究其原因就是很多孩子被家長寵的飄飄然,所以這樣的孩子容不得一點批評,更聽不得一點是非。
初中和高中都是孩子學習的重要階段,這個時期的孩子學習壓力很大,如果孩子長期處于這種高壓環境下,就容易出現一些心理問題,所以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緩解壓力,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