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正在處于成長的重要階段,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家長如果放任不管的話,孩子很容易就會養成一些壞習慣,時間一久,就很難改掉了。那么如何引導孩子改掉壞的毛病?
如何引導孩子改掉壞的毛病
1、客觀對待
首先,對于孩子的壞毛病不要夸大、不要焦慮。我們不能期望孩子在思想成熟度和情緒控制能力方面達到成年人的水平,我們需要客觀的對待孩子的壞毛病,不要給孩子貼標簽,或許這只是孩子在成長階段的一個小問題,只要講究方法就能迎刃而解。
2、及時制止
其次,對孩子的壞毛病也不要忽視,在出現不當行為的萌芽期就要給出界線及時制止,讓孩子盡早知道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不要等到孩子的壞毛病“積重難返”再采取行動,就遲了。
3、生活上的引導
如果孩子在生活當中有一些壞毛病,我們想改正的話,一定要跟孩子講清楚,這種行為會給他帶來怎樣的壞處,讓他心里清楚,這樣做是不對的。你也可以做一些示范,讓他知道這件事情的正確做法是什么,不要辱罵和責怪孩子,那樣只能加重他的壞毛病養成。
4、講清危害
家長要和孩子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交流,不要擺出家長高高在上的姿態,要放低姿態,不要讓孩子從心理上抗拒交流,然后是根據孩子身上的壞毛病說明利害關系,也可以引用一下經典的故事或者名人傳記,讓孩子可以更清楚的了解壞毛病的危害,最后是讓孩子自己表達對于自己壞毛病的認識。
引導孩子的正確方法
1、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成敗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成功,有些父母有些過于功利性,這導致孩子沒有正確看待失敗的心態,就會導致很多孩子無法接受失敗。
2、不干涉孩子的生活
對孩子的教育中做得最好的一點就是關心孩子,但從不干涉孩子。孩子跟父母一樣都是有思想有判斷力的獨立個體,在中國很多父母習慣包辦孩子的生活。很多孩子到了成年之后,甚至都沒有一定的話語權,不能決定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對于這樣的孩子來說,他們的人生是非常可悲的。
3、接受孩子的缺點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相對的是每個孩子也有著自己的缺點,孩子的缺點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父母不應該否定孩子的缺點,要接受孩子的缺點。這才是接受孩子整個人,并且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并且只有充分接受了孩子的缺點,才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孩子。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養成一些壞的毛病,家長不要驚慌,也不要焦慮,我們要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然后找到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進行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