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包含很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品德的培養,孩子的大部分認知都來自于家長的教導,如果家長沒有做好榜樣,不能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對孩子的認知能力也會有很大的影響,并養成一些不可逆的壞習慣,讓家長悔之晚矣。
如果孩子動手打長輩怎么辦
1.孩子們動手的原因
孩子們打父母的原因可能有幾個。
當他們感到生氣時,他們會動手,這是因為他們不確定如何才能以正確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的孩子因為沖動,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而動手。他們沒有考慮到后果,或選擇其他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動手大人有時候也可以用作操縱工具,孩子會試圖找到自己的方式,用打人的方式來迫使長輩屈從與自己的意愿。
2.建立規則
建立有關尊重的家庭規則。
明確表示不允許在家中進行打人,踢,咬或身體攻擊行為都不可接受。
盡可能以積極的方式構建規則。不說“不要打”,而說,“請使用尊重的方式?!逼綍r多與孩子討論家里規則,確保他了解違反規則的后果。
3.教孩子適當的行為
僅僅告訴孩子們“不要打”是不夠的。要教孩子憤怒管理技巧。鼓勵孩子讀書,畫畫,深呼吸,或在他生氣時去他的房間。教你的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比如悲傷和沮喪。討論以適當的方式處理這些感受的重要性,并幫助孩子發現安全應對情緒的策略。
當你的孩子開始打人的時候,堅定地說,“不要打人。大人是一種傷害。”同時,保持立場的一致行,既然教孩子不允許打人,就不要容忍這種行為,不要心情好的時候無所謂,心情不好就嚴厲懲罰孩子。
孩子會出現打人的情況是怎么造成的
1、父母會動手打人
孩子會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當他/她看到父母動手打人,會覺得好玩,也會跟著學。父母就要注意自己不要有粗暴行為,避免給孩子帶來不好的影響。
2、家長鼓勵孩子動手打人
有些家長會教孩子動手打人,還會表現很高興的樣子,夸獎孩子,會讓孩子有錯誤的認知,覺得打人沒有什么不對。也有些家長怕孩子被別人欺負,就會教孩子動手打人或用腳踢人,這種教育方式本就不對。
3、家長沒有及時制止孩子
有些家長并不會教孩子動手打人,但是當孩子有動手打人的情況時,卻不加以制止,潛意識的默認會讓孩子產生錯覺,覺得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從而讓孩子養成打人的習慣。
4、家長不夠關注孩子
孩子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也會動手打人。特別是有兩個及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父母的愛會被分享,如果孩子感覺被關注的不夠,就會產生一種心理反差,也會動手打家人。
小孩不尊重長輩怎么辦
第一,家長要給孩子做個好示范。
孩子有沒有禮貌,不是天生的,完全是后天培養出來的。孩子天生也喜歡模仿別人,只要家長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講文明,講禮貌,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孩子自然就會懂禮貌。
比如一家人在小區里遇到了同一單元熟悉的老奶奶。爸爸在前面走,媽媽和孩子在后面走。如果爸爸先問候奶奶:“阿姨好”,然后媽媽再向奶奶點頭致意,孩子就會大聲問候奶奶說:“奶奶好”。因為有了爸爸媽媽的示范,孩子看到了爸爸媽媽的榜樣,以后再遇到老奶奶自然就會問候奶奶。
如果家長一直表現得大大咧咧,那孩子也會大大咧咧的,這不能責怪孩子沒禮貌。
第二,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懂禮用禮的環境。
要讓孩子懂禮貌,僅僅在外面給孩子做榜樣也是完全不夠的。要讓孩子成為一個懂禮貌并正確的禮貌對待任何人,家長也要在家庭內部提倡并運用禮貌用語,并長期堅持,給孩子創造一個懂禮、用禮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