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抗壓能力差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學會放手,多跟孩子進行溝通交流;2、給孩子鍛煉的機會,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3、適當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讓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控制;4、家長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作用。
孩子心理抗壓能力差怎么辦
1、家長要學會放手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嘗試在做的事情,父母應該放手,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只有這樣才能幫助他們更好地成長。到生活中的瑣碎事務,大到孩子的未來發展方向,太多父母都喜歡把這些決定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然,讓父母完全放手也并不是科學教育之道,最好的辦法是權衡,父母與孩子都應該有所退、有所進。而溝通在這個過程中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與孩子最親密的人,我們更應該多與孩子進行溝通,了解孩子有哪些弱點以及跨不過去的坎坷,這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
2、給孩子鍛煉的機會
培養孩子養成堅強的性格更是家長的重要任務,孩子的性格需要從小培養。有什么樣的家長就有什么樣的孩子,家長的行為或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孩子的成長總會遇到挫折和失敗,父母需要給孩子嘗試和鍛煉的機會,讓孩子自主活動。
在活動時,孩子會碰上各種不可控因素,結果超出自己的預設,家長要讓孩子自己去解決。當孩子成功解決難題,會獲得自我滿足感,會為自己而感到驕傲,會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
3、適當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
父母應適時給孩子設置障礙,不可滿足孩子的所有要求,要讓孩子從小就養成一個意識:挫折是難以避免的,每個人都需要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具備堅強的意志。家長可以鼓勵孩子進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引導,培養孩子堅強獨立的性格,而不是用哭泣來表達自己的憤怒或委屈。
所以,要培養孩子做一個堅強的人,父母應當從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教起,晚上讓孩子自己睡覺,自己去上廁所,學會獨處,遇到傷心或委屈的事情時能夠做到不哭泣。
4、家長做好榜樣
家長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家長的性格懦弱無能,很容易影響孩子,如果父母的人身權利受到侵犯卻不敢吱聲,默默忍受,偷偷哭泣,孩子的性格容易自卑、膽怯,遇到委屈的事情只會哭泣。父母努力,孩子就會勤奮。父母盡職盡責,孩子就會明白擔當。父母寬容大度,孩子就不會凡事都要跟人計較。父母處理事情冷靜,孩子就不會慌慌張張;父母堅強,孩子就不會畏畏縮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