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想買的東西家長不想買可采取的辦法:1、家長要給孩子基本的尊重,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需求;2、家長要端正自身的態度,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3、正確引導,讓孩子知道實情,不要撒謊欺騙孩子;4、教育孩子要注意語氣和態度,不要反復嘮叨孩子。
孩子想買的東西家長不想買怎么辦
1、給孩子基本的尊重
我們要做到的就是基本的尊重,因為每個年齡階段和每個人的需求不同,所以不管孩子是因為“看到別人有他也要有”的從眾心理;還是因為不成熟的心智認為有些東西當下必須要有;我們作為家長都要認同孩子的需求,并把正確的觀念,潛移默化的傳遞給孩子。
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就尊重孩子的需要,購買物品,只要孩子以前沒有不節制或者錯誤的消費觀念,他們在經歷了幾次錯誤的消費和從眾之后,會明白到底自己適合什么,不適合什么。
2、端正態度
不管哪種情況,我們作為家長,最重要的就是態度,切記不可以不尊重孩子,強行把自己的觀念施加給孩子,以大欺小;也不可以沒有原則,提前說好的不買,但是因為礙于面子,孩子哭鬧就買了,這樣孩子會認為這樣的“招數”有用;最重要的就是改變我們的固有觀念:不能讓孩子輕易得到,否則會不珍惜。從而就各種買的不痛快,設置障礙。
在消費觀念上,我們作為家長,越早給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越好,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糾結到底要不要給孩子買東西的行為,遠比不上教給孩子如何正確的購物和理財。
3、正確引導讓孩子知道實情
當家長不想給孩子買東西時,其實說明的方式有很多種。可以告訴孩子我們出門是有預算的,超過預算的物品是不能購買的;也可以和孩子商量,可不可以買一些東西來替換想買的商品。總之,解決一個問題的方式有多種,家長不要采用對孩子說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想想孩子長大之后,回想起來,媽媽因為一件小事騙了他,心里該有多難過。
4、教育孩子注意語氣和態度
對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家長態度要明確,用簡單的語言跟孩子解釋,為什么不可以那么做。比如,孩子想要吃糖,不想吃飯,這時候你可以用溫柔的語氣跟他說吃糖對牙齒不好,會長蛀牙,蛀牙的話,牙齒會掉光。而不是,反復跟他說,我說不能吃糖就是不能吃糖!不要反復嘮叨。